3月5日,我國基金行業迎來了第17個年頭。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統計,截至2014年12月31日,近百家基金管理公司在管公募基金從無到有,規模已達4.54萬億。回顧這17年來基金行業走過的路程,可以説是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不斷創新,通過創新為廣大基金投資者帶來回報。對於投資者來説,無論是在産品、制度還是社會公益等方面,基金行業創新的最直接表現就是各種“第一”。
第一批規範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 國泰基金、南方基金
我國最早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是國泰基金和南方基金,均成立於1998年3月5日。這兩家資歷最深的老牌基金公司見證了中國基金行業17年的風風雨雨,自成立至今在産品創新和投資業績上均保持了行業領先水平。17年來我國基金管理公司穩步發展,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1月底,我國境內基金管理公司已增至95家,公募基金在管資産總計45449.04億元。
第一批封閉式基金—— 基金金泰、基金開元
1998年3月27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國泰基金和南方基金分別發起設立了規模均為20億元的兩隻封閉式基金——“基金金泰”和“基金開元”,由此拉開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試點的序幕。這兩隻封基已分別於2012年和2013年終止上市,轉型為國泰金泰平衡混合[519020]和南方開元滬深300ETF[159925],繼續開放交易。據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2015年1月底,我國境內共有141隻封閉式基金,規模達1416.74億元,較上月增長3.88%。
第一隻開放式基金—— 華安創新混合
華安創新成立於2001年9月21日,主要投資於高新技術産業和傳統産業中的創新類上市公司。它的誕生使我國基金行業的發展實現了從封閉式基金到開放式基金的歷史性跨越,標誌着我國基金業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開放式基金目前是全球基金市場主流品種,在激勵約束機制、流動性、透明度和投資便利程度等方面都要優於封閉式基金。基金業協會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1月底,我國境內共有1793隻開放式基金,規模達44032.30億元,較上月增長42.48億元。
第一隻標準股票型基金—— 國泰金鷹增長
國泰金鷹成立於2002年5月8日,主要通過投資增長型上市公司來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十幾年來穩穩跑贏業績基準(上證A股指數),銀河最新整體評級為5年期四星。這只基金已被國泰基金公司打造成行業首屈一指的客戶體驗標杆基金,公司每年都會舉辦周年慶,回饋老投資者的堅守和信賴。
第一隻被動指數型基金—— 萬家180
萬家180成立於2003年3月15日,是我國第一隻被動指數型基金,力求擬合上證 180
指數,屬於風險適中、長期資本收益穩健的投資産品。上證180是上證成分指數的簡稱,其樣本股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場代表性的180種樣本股票,自2002年7月1日起正式發布,是上證指數系列的核心,反映了上海證券市場的概貌和運行狀況。
第一隻債券型基金—— 華夏債券
華夏債券成立於2002年10月23日,屬於混合債券型基金(一級)。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2015年1月底,我國境內共有411隻債券型基金,總資産凈值3654.47億元,較上月增長5.21%。
第一隻保本基金—— 南方避險增值貳號混合
南方避險成立於2003年6月27日,是國內第一隻保本基金,也是累計分紅次數最多的保本基金(15次)。保本基金規定投資者在一定時期內(即鎖定期,中國一般是3年)可以拿回原始投入本金,但若提前贖回,將不享受優待。這類基金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投資者或是在未來股市走勢不確定的情形下,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品種。iF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7日,市場上共有54隻保本型開放式基金,總規模492.32億元。
第一隻ETF—— 華夏上證50ETF
ETF即交易所交易基金,成立於2004年12月30日的華夏上證50ETF,既是國內第一隻ETF,也是第一隻試點股票期權交易的ETF。上證50ETF期權已於今年2月9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它標誌着境內資本市場進入了期權時代。
第一隻分級基金—— 國投瑞銀瑞福
國投瑞銀瑞福分級基金成立於2007年7月17日,屬於第一代分級基金産品,産品設計不是很成熟。iF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7日,境內分級基金産品已增至120隻,規模最大的幾隻包括申萬證券、富國軍工、銀華100以及國泰醫藥等。海外對於分級基金的研究始於上個世紀
80年代,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和英國的杠桿型封閉式基金。我國分級基金産品設計基本參照英國,未來發展空間很大。
第一隻QDII—— 南方全球精選配置(QDII-FOF)
QDII即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據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2015年1月底,我國共有91隻QDII基金,總資産凈值540.67億元,較上月增長11.08%,增速明顯。成立於2007年9月19日的南方全球是我國第一隻QDII,其FOF(基金中的基金)模式意味着該基金以海外基金産品為投資標的。
第一隻行業主題分級基金—— 國泰國證房地産行業指數分級基金
成立於2013年2月6日的國泰房地産,是業內公認的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行業指數分級基金。該基金申購費率門檻低、A端約定收益高、標的指數波動性大,尤其它的杠桿份額國泰房地産B[150118]在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大牛行情中大放異彩,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參與。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行業分級基金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其數量未來將呈現爆發式增長,目前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將行業分級基金作為2015年布局的重點。
第一隻債券ETF—— 國泰國債ETF
2013年3月5日成立的國泰國債ETF[511010]對接國債期貨,它的成立打破了基金産品同質化的僵局,打通了交易所和銀行間市場,開啟了股市股債配置的新紀元,而且進一步優化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中小投資者可以利用國債ETF做國債期貨的期現套利或者進行資産配置;保險、銀行等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國債ETF追求穩定無風險收益,或進行高頻套利交易和級差交易;國外主權財富基金也可以通過國債ETF獲得更高的安全性和不錯的收益。
第一批黃金ETF——華安黃金ETF、國泰黃金ETF
同時成立於2013年7月18日的華安黃金ETF和國泰黃金ETF緊密跟蹤現貨黃金的價格變動,業績基準是上海黃金交易所挂盤交易的
Au99.99合約。通過黃金ETF,股民可以很方便地將資金在股票和黃金之間自由轉換,而且比起購買實物金條,購買黃金ETF手續費更低、交易更方便。十多年來境外黃金ETF市場異常火爆,但國內投資者對於黃金ETF這一創新産品卻知之尚少。世界黃金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受金飾需求與各國央行買入的推動,2014年四季度黃金需求為987公噸,同比上漲6%,年度需求強勁收尾;而全年黃金總需求回歸平穩,小幅回落4%。
第一隻互聯網定制基金—— 天弘增利寶貨幣
數億網民熟知的“餘額寶”,對接的基金就是成立於2013年5月29日、專門為互聯網用戶定制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末餘額寶規模為5413億元,這使得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成為我國第一隻資産規模突破5000億元的基金産品。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2月27日,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規模為5789.36億元。
第一隻混改基金——嘉實開元封閉式基金
在央企首例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公募形式,參股中石化旗下子公司中石化銷售公司,相關基金産品即為嘉實元和。這也是國內首只獲批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的公募基金産品,可謂稀缺,資本市場自然關注有加。
嘉實元和募集規模為100億元,其中一半參股中石化銷售公司,另一半投資債券等固收産品。投資者認購10萬元起步,追加每筆不少於1萬元。
第一隻主動退市的公募基金——匯添富短期理財28天基金
2014年8月16日,匯添富基金公司發布公告,將旗下一隻短期理財基金清盤,主動退市。這是我國公募基金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的清盤案例,具有標誌性意義,對於解決日益嚴重的迷你基金(一般指規模2億元以下的基金)問題具有極大推動和示範作用。在高度競爭的美國基金行業,基金清盤早已司空見慣,它對於維持基金業的生態健康有積極作用。
第一個公益助教項目—— 國泰基金紅蠟燭助教計劃
公募基金除了産品創新,近年來承擔社會責任的公益助教計劃也越來越受到矚目。公募基金最早和開展至今最久的公益項目是國泰基金紅蠟燭助教計劃,紅蠟燭助教計劃於2007年9月7日正式啟動,是國泰基金籌劃的一個長期、連續的公益項目,通過對部分貧困地區教師進行純公益性的資助,致力於促進當地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截至2014年,紅蠟燭助教計劃已歷時8年,在全國範圍內完成助教20次、捐助“紅蠟燭圖書館”12座、“紅蠟燭?夢想中心”多媒體教室4個、助養學生128人、捐贈圖書21287本、受益師生6000多名。
中國基金業17年的發展離不開一隻又一隻“第一”的創新産品推出,中國基金從業人員用了17年産品創新的時間,走完了海外30多年的發展歷程,順應基金行業發展需要,不斷推出創新産品,以滿足國內投資者日益增長的投資需求。中國財富管理行業未來的發展,倚賴的正是各家不斷開拓創新、創造第一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