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剛發的年終獎,今天本來看好微信理財通上的一款10點開放申購的短期理財債基進行投資,沒想到才過幾分鐘就宣布售罄了,賣得未免也太好了吧!”投資者張小姐不禁感嘆道。如此火爆的熱銷背景下,之前被基民們用腳投票、規模不斷縮水的短期理財債基難道又成了香餑餑?短期理財債基的春天是否已到來?
據悉,張小姐所説的短期理財爆款便是“招商招利月度理財”,於去年底最新上線微信理財通平台,每個交易日10點開放購買,春節後申購首日張小姐於10時06分打開微信理財通,打算申購該産品,但不成想已被搶售一空,宣告售罄。
不過,與基民們在理財通上積極搶購短期理財産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年來由於寶寶類貨基的崛起,流動性不強又比貨幣基金收益高不了多少的短期理財債基的生存空間正在逐漸被擠壓,規模大幅縮水。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在可比的97隻短期理財債基中(A、B、C份額分開計算)就有多達56隻出現凈贖回,比例高達58%,其中長期淪為迷你基金的短期理財債基也不得不做出轉型和清盤的打算。
不受待見的短期理財債基,為何又突然火爆起來呢?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分析師馬永靖認為,短期理財債基銷售火爆只是個案,在用戶量較多的微信平台營銷具有較大優勢,春節期間市場資金大多比較充足,再加上“招商招利月度理財”比另外兩隻短期理財的收益高一些,所以更受投資者的關注和青睞。
正如馬永靖所説,“招商招利月度理財”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5.24%,萬份收益為1.39元,在理財通頁面上7隻産品中排名第一,高於另外兩隻短期理財債基和另外四隻貨幣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招利月度理財”之所以出現快速售罄的情況,還因為該基金在理財通平台上會設置一定的申購上限。招商基金相關負責人&&,根據市場變化和基金經理投資操作,每天設定的申購上限都不太一樣,但申購上限具體額度為多少不便透露。
在馬永靖看來,短期理財債基在公募基金市場中的生存空間依然在萎縮,這主要是受限於流動性不強、收益又沒有明顯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