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資金託管存隱憂 P2P行業盼銀行託管
2015-02-13    作者:記者 韋夏怡/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隨着互聯網金融日益活躍和監管細則漸行漸近,商業銀行也加快了為P2P提供資金託管的腳步,2015年伊始,以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已經開始進行破冰嘗試。
  金信網首席運營官安丹方&&,第三方支付資金託管存在合規性等諸多隱憂,對於第三方支付涉足財富管理和P2P同業這樣“既做裁判又做運動員”的行為提出質疑,認為相對於第三方支付,銀行更適合做P2P資金託管。
  事實上,不僅業內,監管層對於第三方支付資金託管也並不支持。在“新格局,新動力——P2P行業的監管與創新”主題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指出,P2P的資金託管應該在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資金託管容易造成風險傳遞、風險溢價,有可能數倍放大行業風險。
  2014年,有不少平台也曾探討與商業銀行進行資金託管的合作,不過真正實現銀行託管的平台屈指可數。大部分銀行都還是 “只托不管”。安丹方認為,相對於2014年的謹慎,2015年伊始以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對於P2P資金託管的態度變得更為積極了,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監管層在年初頻頻吹風支持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站在P2P平台的角度,相對於第三方支付存在的諸多弊端,平台更願意和銀行進行合作,也希望有更多的銀行可以參與P2P資金託管服務。
  同時,安丹方建議監管層應盡快制定資金託管行業規範,由法律規定配套託管機構(銀行或第三方支付)的配合義務和服務內容,明確託管義務和相關責任,避免託管機構托而不管的情況再次出現。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銀聯重罰違規第三方支付 發卡行年損失或達數億元
銀行與第三方支付仍需風險防火墻
去年第三方支付規模超16萬億
第三方支付機構到底該怎樣定位
影響深遠的第三方支付革命
 
頻道精選:
【思想】“紅包大戰”狂歡 請留一份清醒 2013-06-14
【讀書】互聯網以及它的時代 2015-02-13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中美律所群攻阿里巴巴 馬雲團隊如何解圍 2015-02-1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