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銀行捲入佳兆業風波
2015-01-23    作者:摘自《證券日報》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在銀行以及絕大多數金融機構眼中,銷售規模行業排名全國二十強的佳兆業集團或許曾經是低風險的代名詞,至少也是銀行房地産“白名單”上最理所當然的座上客之一。
  然而突如其來的風波迅速將佳兆業這只原本高貴的白天鵝變成了實實在在的黑天鵝。
  雖然沒有立即對佳兆業提起訴訟(或許是還沒來得及正式進入訴訟程序),但是風險控制經驗豐富的銀行自然絕不會僅僅坐視事態發展。
  記者根據深圳法院網的數據統計發現,從1月6日至1月13日的一週時間裏,共計有15家銀行提出了對於佳兆業集團相關公司的26條財産保全。目前,涉及的銀行主要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多家城商行。
  對此,佳兆業也曾進行部分回應,“截至1月9日,本公司數個銀行賬戶被凍結扣劃,涉及銀行結餘總共約人民幣4.47億元和2.66億元”。
  從時間上來看,這肯定不是15家銀行提出的財産保全所涉及的全部資産,但此後佳兆業尚未就此事宜進行進一步披露。法律界資深人士告訴記者,“根據《民事訴訟法》,財産保全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也就是説,“訴前財産保全的下一步很可能是起訴或申請仲裁,否則期滿後,銀行這一步風險控制將失效”。
  “我覺得佳兆業還是個案,並不會影響銀行與房地産業整體的關係,目前影響二者關係的核心因素是房地産業的去化率,只要房地産業自身穩健,銀行還是不會因為個體的突發事件而對整體行業抽貸的”,一位股份制銀行對公業務相關人士對記者&&,“這一點與之前的鋼貿危機不同,鋼貿業的危機是以産能嚴重過剩為大背景的,房地産業現在雖然面臨一定的銷售困難,但是並不能判定為全行業産能過剩,佳兆業此番的危機與房地産業的産能也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深圳房貸利率止跌反彈 “佳兆業”成第一大功臣
15家銀行捲入佳兆業風波
證監局排查佳兆業資管産品 9家銀行與其有合作
佳兆業陷“違約門” 平安大華基金子公司捲入漩渦
近300億債務高懸 債主群起發難佳兆業
 
頻道精選:
【思想】量化寬鬆難以推動歐洲經濟強勁復蘇 2013-06-14
【讀書】創業更需要正確思維 2015-01-23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達沃斯推導全球經濟新棋局 2015-01-2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