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發文規範委託貸款
信貸騰挪術將受限
2015-01-19    作者:張威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上周五(1月16日),銀監會公布了《商業銀行委託貸款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辦法》總的趨勢是引導委託貸款回歸委託代理業務的本質,進一步明確了受託銀行的責任,規範了資金來源和用途,對風險控制提出了要求。這對遏制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變相規避銀行信貸規模管制都將起到一定作用。

  銀行不承擔信用風險

  所謂委託貸款,是指委託人提供資金,由商業銀行(受託人)根據委託人確定的借款人、用途、金額、幣種、期限、利率等代為發放、協助監督使用並收回的貸款。不包括現金管理項下委託貸款和住房公積金貸款。
  央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6.46萬億元,其中委託貸款增加2.51萬億元,佔比為15.2%,同比高0.5個百分點。
  《辦法》規定,委託貸款業務是商業銀行的委託代理業務。商業銀行依據規定,與委託貸款業務相關主體通過合同約定各方權利義務,履行相應職責,收取代理手續費,不承擔信用風險。
  同時,《辦法》還對可以發放委託貸款的資金以及用途進行了嚴格限制。其中,國家規定具有特殊用途的各類專項基金、銀行授信資金、發行債券籌集的資金、無法證明來源的資金等嚴禁發放委託貸款。商業銀行受託發放的貸款應有明確用途,資金用途應符合法律規定和信貸政策:不得用於生産、經營或投資國家明令禁止的産品和項目,不得從事債券、期貨、金融衍生品、理財産品、股本權益等投資。
  《辦法》規定,商業銀行應對委託貸款業務與自營貸款業務實行分賬核算,嚴格按照會計核算制度要求記錄委託貸款業務,同時反映委託貸款和委託資金,二者不得軋差後反映,確保委託貸款業務核算真實、準確、完整。
  某銀行業分析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選擇這個時點&&這個文件,主要還是監管部門對非標監管的持續,提醒相關機構最近做得太多了。
  “以前,銀行通過委託貸款的方式可滿足部分客戶的貸款需求,這一部分需求(未來)可能(需)回歸表內或以直接融資的方式解決。”楊馳説。
  實際上,2014年8月就有消息稱,由於金融機構表外監管不完善,銀行表外業務委託貸款成為限制性調控行業獲得貸款的救命稻草,近兩年新增額爆炸式增長,銀監會正研究委託貸款管理辦法,規範相關業務。
  《上海證券報》當時引述銀監會人士&&,規範委託貸款業務,主要源於有銀行利用虛假委託貸款規避宏觀調控和監管規定,加劇了風險的隱性傳染。此外,還有大量以“委託”之名行規避監管之實,投向限控領域,而且責任不清,風險最終很可能由銀行承擔。
  有業內人士認為,上述《辦法》除了限制銀行通過委託貸款騰挪表內業務,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通過嚴控資金來源,防範委託人用銀行資金套利。這種套利方式一旦出現問題,風險會向銀行業傳遞。比如,一家大公司向銀行貸款後,再把資金用於發放委託貸款,賺取利差。表面上,銀行沒有承擔風險,但委託貸款如果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委託人(大公司)自身的貸款償還能力,進而波及銀行。

  利於委託貸款以更合理方式運作

  某銀行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銀行受限存貸比或者其他監管限制,就可以借用委託貸進行騰挪表內貸款。另外,所有委託貸款也必須符合監管有關貸款的規定,比如房地産開發貸款必須持有一定數量的自有資金,但銀行為了收取委託費用,為上下游企業委託貸款,也有可能在貸款的手續上不盡責。
  “現在&&這個政策,主要是因為有的商業銀行委託貸款沒有按照貸款通則進行操作,由於委託貸款不是銀行的資金,銀行在合規性方面和申請方面降低一定的標準,因此存在潛在的風險。而且有的企業從銀行以基準利率貸款,然後通過委託貸款貸給其他的相關企業,進行套利。文件下發後,相信委託貸款的規模會一定程度減小。”上述銀行人士説。
  不過,上述銀行業分析師&&,現在商業銀行委託貸款主要是券商資産管理計劃和基金子公司委託人,政策出來之後,要麼徹底不做,要麼通過企業多走一道環節,這個政策的影響不是很大。
  楊馳&&,這幾年,委託貸款業務發展迅速,在盤活企業閒置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風險隱患,出現過受託人與委託人責任不明、銀行代償、逃避監管要求等問題。《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受託銀行的責任,規範了資金來源和用途,對風險控制提出了要求。這對遏制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變相規避銀行信貸規模管制將起到一定作用。
  中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本來這個事情就是很特殊的,貸款就應該是金融機構來做,委託貸款相當於企業做了金融機構貸款這項業務。近幾年,在委託貸款明顯增加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正當的貸款,資金流向了不該流向的地方,一方面資金投向出現問題,另一方面,貸款成本增加了,相關文件&&可以保證委託貸款以更合理的方式運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銀監會發文劍指委讬貸款套利風險
銀監會修訂發布《商業銀行並表管理與監管指引》
銀監會擬訂系列新規重塑信託業
中聯重科籌建財務公司獲銀監會批准
銀監會部署新常態下銀行業改革
 
頻道精選:
【思想】證監會“敲山震虎”牛市更需監管 2013-06-14
【讀書】創造TED時刻 改變世界 2015-01-19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核心技術久攻不克 機器人産業“國退洋進” 2015-01-19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