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逢收購必漲失靈
利好變利空復牌多跌
2015-01-15    作者:傅嘉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記者統計發現,2014年12月初至今,A股市場共有70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公告復牌,其中大多數是公布收購預案而恢復交易,但是其中有52家復牌後股價走跌。

  這對於之前的創業板公司來説幾乎不可想象。有市場人士指出,隨着市場風格的轉換,創業板公司的市場估值面臨下調,短期內“復牌後下跌”已經成為中小盤股票的基本慣例,而這也預示着過去創業板“逢收購必漲”、“公司有動作必漲”等粗暴邏輯告一段落。

  宏源證券並購部總經理洪濤認為,2015年並購市場會繼續保持增長,但是市場和公司在看待並購的問題上毫無疑問會發生一些變化,短期來看經歷所謂“陣痛”是必須的,這更有利於並購市場中長期的健康發展。

  “利好”變“利空”

  以創業板企業為主的中小盤上市公司已經經歷了兩年的相對強勢,並購成為推高企業估值的有效催化劑。

  2013年可謂是創業板企業並購案例大爆發的元年,以影視、手游、醫療為主導的並購受到了市場的廣泛熱捧,據不完全統計,在公布交易預案之後,此類股票平均漲幅超過60%,個別甚至達到200%。“逢並購復牌後必漲”已經成為市場公認的邏輯。

  這樣的邏輯轉換在2014年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是不是真的有並購已經不再重要,哪怕有預期,也是可以的。鮮明的例子就是“PE+上市公司”的公告,也可以成為公司股價的催化劑,精倫電子、京新藥業、讚宇科技等公司在和機構成立並購基金後,股價均有十分可觀的漲幅。

  但是,隨着去年四季度市場風格轉換,這一之前在市場中幾乎成為“常識”的邏輯,開始出現質變。去年12月至今,共有70家創業板企業復牌,從數量來看,説明創業板公司的並購動作依然十分活躍。但是,復牌後的股價表現卻與三季度和上半年有十分明顯的差距,有超過50家企業在復牌後股價出現下跌,其中有不少公司復牌當日股價以跌停板收盤。即使是上漲的企業,若剔除掉被變相借殼的萬福生科,此類公司股價漲幅也多數在10%以下。而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因為收購復牌後的創業板企業,多數在復牌後一個月內股價會上漲30%左右,個別題材特別受寵的,如明家科技等,股價甚至有可能在短期內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因公布收購引發股價大跌的不僅僅局限在創業板,個別二線藍籌也受到這一魔咒困擾。東華軟體在收購至高通信後,復牌首個交易日股價大漲,但隨後股價迅速走低;美的集團在小米入股後,復牌首個交易日同樣高開低走。

  有市場人士&&,近期行情的風格轉換,帶來的不僅是藍籌股的估值修復,也有對之前市場一些不合理邏輯的修正。“並購事件短期能刺激股價大幅上漲,本身就是內地獨有的一道風景。很多上市公司深諳此潛規則,對於市場的良性發展並沒有益處。近期二級市場表現已經表明這一簡單粗暴的邏輯可能不再適用。”

  市場看並購趨理性

  對於當前市場這一風格轉變,宏源證券並購部總經理洪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當前,市場正處於對中小盤公司估值下調的周期之中,而中小盤個股對於並購的需求又最為活躍,受估值下調的影響相對更大一些。“不能説因為這些企業並購,所以市場就對其不認可。但是,必須承認,這其中並不是每個並購都是好的案例,在之前的所謂並購盛宴之中有大量的問題存在。”

  洪濤&&,並購短期內能刺激股價上漲,從國際市場來看不符合慣例。“若收購方和被收購方都是上市公司,那麼國際市場的慣例應當是被收購方股價上漲,收購方股價下跌。因為收購方為了取得對方的控股權,必須要付出額外的控股溢價,這對於自己的估值短期看是要被攤薄的。”

  他指出,內地一二級市場過高的價差,使得並購成為一個很好的套利手段。“目前A股市場上多數企業都是只並購不整合,用一級市場的估值去換二級市場的估值。這樣會導致兩個結果:一是股價上不去,但是市盈率會下來;二是市盈率保持不變,但是股價就會上去。可以説,一二級市場的價差過高,是企業並購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並購之於A股市場尚屬於起步階段,過去市場只是把並購當成一個概念來看,造就了一批所謂的並購概念股。在未來推進註冊制和金融市場更加開放的預期下,一些估值彈性較大的領域,如手游、影視,估值確實可能面臨下調。總體來看,2015年,並購市場的基調和情緒也會更加理性些。”他説。

  今年並購市場仍然景氣

  儘管市場對並購不再一致看多,但多數業內人士&&,中國經濟的轉型仍然在繼續,尤其是中小上市企業的發展依然高度依賴於股市,因此2015年的並購市場不會降溫。“今年市場並購總量肯定還會創下歷史新高,且質量會有很大提高。”

  洪濤指出,“過去很多並購其實是為了給減持做準備。一些上市公司深諳其道,已經將並購作為一種市值管理的手段。這些行為並不利於市場的發展。市場對於一些真正進行整合的能夠發揮協同效應的並購,還是歡迎的。高質量的並購將接受市場的檢驗,進而引導市場去判斷哪些企業的並購更有價值。從中長期來看,並購題材如果做得好,在A股市場仍然會有非常好的未來。”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市道下,純粹造概念的並購將繼續受到冷落,但只要一二級市場估值巨大的現狀存在,這種套利的行為便很難杜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創業板三連陽漲逾4%
創業板將迎“冬歇期”
創業板指飆升逾5% 三因素挺A股換檔
收評:滬指震蕩整理漲0.03% 創業板指暴漲逾5%
創業板估值進入泡沫擠壓期
 
頻道精選:
【思想】養老金雙軌制終結,實質公平起步 2013-06-14
【讀書】一飛沖天的小鳥是怎麼練成的? 2015-01-15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工業用地浪費驚人:土地徵收後無人問津 2015-01-15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