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姬全名姬順利,在河南獲嘉同盟古玩城開了一間名為順寶軒的店面,近日,他收到數千公里之外,我國管轄面積最大、最“年輕”的地級市——三沙市市委宣傳部、市府辦聯合為他頒發的,關於捐贈史實資料的證書。 證書上的編號顯示,老姬是全國第十六個向三沙市捐贈史料的人,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今年4月底,老姬得知三沙市開始面向全國尋訪史料史實,便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收藏多年的十二本珍貴史料免費贈送給了三沙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其中有一本出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名為《西沙群島攝影展覽作品選》的畫集,畫集中詳細記錄了南海出土的文物,當地漁民生産生活場景等,非常具有研究價值。 老姬從小就對歷史特別感興趣,自初中時便開始收藏曆史類書籍,他曾騎車逛遍了周圍縣區的所有廢品收購站,也曾坐車數百公里到外省一個偏僻農村,只為一本手繪地圖孤本,足跡遍佈山西、河北、陜西、北京二十多個省市,經過三十多年的點滴積累,目前已經頗具規模。老姬的史料收藏從光緒年間的大清疆域圖,到建國前部分省市的行政圖,再到各種史實資料,林林總總,成編成冊,如今已有一千多本(份)。 老姬認為,地圖、史料最能見證一個國家或地區興衰、變更,對於研究歷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這也是他着重收藏地圖、史料的原因。老姬自豪地説,在史料收藏,特別是在地圖收藏方面,自己的規模在全省都排得上號。而對於這些藏品的價值,老姬説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對於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來説,自己的蠅頭小利實在不值一提。如果還有出於研究目的的機構需要,老姬還會義無反顧地貢獻出自己的藏品。 如今,看到自己收藏的資料能夠被採用,雖然在收集的過程中付出過艱辛,但史料捐給三沙市歷史文化研究會,便有助於當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更能真正發揮價值,作為一個普通人,能為三沙市做貢獻,一句話,老姬覺得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