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銀監會向部分銀行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簡稱“徵求意見稿”
),提出“允許以理財産品的名義獨立開立資金賬戶和證券賬戶等相關賬戶,鼓勵理財産品開展直接投資”。
此刻,正值A股最瘋狂的時刻,徵求意見稿也被市場誤讀為,監管層鼓勵銀行理財産品直投股市。隨後,銀監會不得不緊急辟謠。
銀監會辦公廳副主任楊東寧稱此為誤讀,並&&直接投資不是直接融資,和股市無關。
12月6日,據時代周報記者獲得的徵求意見稿第六十六條顯示,“理財資金投資不得投資於境內二級市場公開交易的股票或與其他相關的證券投資基金等。”但是,“對於具有相關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高資産凈值、私人銀行及機構客戶的産品,不受限制。”
楊東寧稱,銀行理財産品鼓勵直接投資是為了去通道,直接服務於企業的融資需求,更好地直接服務於實體經濟。她還&&,此次意見稿只是業內徵求意見,後續還會公開徵求意見並給予解讀。文件顯示,銀監會向包括國開行、五大國有銀行、招商銀行、花旗銀行等在內的24家銀行下發此文函,各行需於12月8日下午向銀監會反饋意見。
以前不允許銀行理財産品直接投資,現在則允許,游戲規則出現180 轉彎。一位股份制銀行總行處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對於銀行而言,以往的辦法要重新修訂,業務流程要重新梳理。但長期來看,對銀行是件好事,在經歷了短期煩瑣的業務流程梳理之後,銀行無須再借助信託等通道,可以直接對接企業融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