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藏者熱衷回購古董鐘錶
2014-11-24    作者:    來源:參考消息
分享到:
【字號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20日發表題為《問與答:中國人正在回購古董表》的採訪報道,報道採訪了蘇富比拍賣行國際鐘錶業務部的董事長達林頓施尼佩爾。施尼佩爾稱,中國人正深度參與到懷錶市場中來。採訪內容編譯如下:
  問:在蘇富比,你因為成功打入亞洲市場而著稱。亞洲買家的影響力有多大?
  答:就在十年前,中國人還不從我們這裡買東西,而現在突然之間,他們卻構成了我們全球銷售業務的一大部分,因為在中國出現了如此多的新貴。這種趨勢也延伸到了亞洲其他地區。這個問題取決於是在哪個地區的銷售,但是就投標人和買家而言,亞洲買家佔據着我們當前手錶銷售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問:主要是在哪個銷售領域呢?
  答:(這些買家)對於懷錶的興趣令我吃驚,這種表在這些國家的銷售狀況驚人的好,而幾年前因為沒有足夠的財富他們還無力購買。現在,中國人正在回購較早之前,也就是18、19世紀時,為中國市場製作的很多表。
  問:你何時注意到這一趨勢的?
  答:我想是在2008年左右的時候,我們開始真正看到一個變化的出現。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時候,整個市場還是懷錶的天下。腕錶並非是人們通常認為的值得收藏品,儘管有一些拓荒者,像安迪霍沃爾。但是在過去20年中,懷錶變得日漸過時,而腕錶則變得越來越時尚。然後在2007年到2008年左右的時候,突然間,中國人出現了,他們深度參與到懷錶市場中來。
  問:特別為中國市場定制的懷錶是什麼樣的?
  答:如果你尋找所謂的“中國市場”懷錶,事實上你是在尋找某種特別為亞洲市場定制的東西,或許是18世紀英國制的,然後是整個19世紀瑞士制的。特別為中國市場製作的手錶被稱為“中國機芯”,意思是表的機械結構包括專門迎合中國收藏者品味的表盤和齒輪,也就是帶有類似葉片和花狀設計的雕刻。例如,極其美麗的琺瑯質場景色設計,像盛開的夏日繁花,或是微型的琺瑯肖像。
  問:亞洲買家對價格産生了怎樣的影響?
  答:整個圖景都發生了變化。曾經,典型的鍍金金屬外殼的“中國市場”表僅能賣到5000美元,但是現在這種表能夠賣到4萬美元。如果是一塊帶有更多細節的琺瑯金錶,比如正在做某件事的微雕群像。例如,複雜的設計可能描繪了一個木匠舖的場景,有六七個不同的人物,或釘或鋸或碾磨。這樣的表可以輕而易舉地賣到20萬美元。如果再向這幅複雜的圖景中加入一隻吟唱的小鳥,價格大概就會增加到50萬到100萬美元之間。
  問:這些表剛製作出來時的原價是多少呢?
  答:很難講,但是即使在那個時候它們也價格不菲。例如,我們有一塊罕見的不帶前蓋的專為中國市場製作的懷錶,約1860年時由奧德莫斯出品,上面是狩獵場景,詳細描繪一隻大象、一隻獅子、一匹馬和很多獵人。我們當時的售價是81250美元。
  問:這些表19世紀以來一直在哪呢?
  答:大部分散落在民間家庭中。就中國而言,在19世紀末期,因為鴉片戰爭和義和團運動,有一些東西出現之後被運到了西方。但是因為在毛澤東時代人們很長時間都不能出國,有很多東西再也沒有出現過。
  問: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了嗎?
  答:有很多亞洲買家,但是也有很多西方買家參與進來。競爭非常有趣。瑞士的一些博物館也在出價購買這些表。事實上,許多之前製作這些表出口的公司也在為自己的博物館回購這些表。
  問:真的有很多中國收藏者佩戴懷錶嗎?
  答:他們並不佩戴。他們只是收集。人們會佩戴腕錶。必須要記住,這是一些他們很久以來都沒有機會購買的東西,現在他們卻能夠收藏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香港蘇富比2014秋拍收官
蘇富比兩場拍賣成交超10億港元
紐約蘇富比秋拍推出兩件雕塑傑作
蘇富比秋拍70後藝術家成績斐然
蘇富比中國書畫專場取得4.671億
 
頻道精選:
【思想】央行降息核心是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 2013-06-14
【讀書】音樂停止我們仍在舞蹈 2014-11-19
【財智】滬港通主題呼之欲出 基金慎對短期走勢 2014-11-21
【深度】國産碳纖維充塞“大路貨” 2014-11-24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