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沽藍籌買小票短期套利
近六成看好藍籌
2014-11-18    作者:陳浠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千呼萬喚,滬港通終於在11月17日正式開啟。
  “近期滬港通預期從估值角度推動了市場重構,是藍籌中樞上移、小盤股中樞下移的重要因素。短期內預計風格轉換將持續,市場將繼續二八行情。”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在11月17日,交易時6間之前發布的研報如此判斷。
  當天,上證指數高開低走,報收2474.01點,下跌0.19%,成交1992億元;創業板指則收報1471.68點,大漲2.11%,成交295億元。當天中小盤及概念股表現活躍,二八行情再現反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了多位私募基金人士,對於滬港通帶來的機會,私募的套利手法各有其妙。私募人士中多數仍看好中長期大勢,但對於“大票”與“小票”的看法則爭議明顯。
  而據上周末私募排排網對50多傢俬募基金的隨機調查,54.55%私募認為滬港通利好A股,18.18%私募擔憂利好見光死,而有59.09%私募認為藍籌股會繼續上漲,40.91%私募則認為藍籌股不會上漲。

  套利機會

  “今天我們利用藍籌股的高開進行了套利操作。”11月17日,國誠投資投資總監黃道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大盤藍籌股在前期的預期中已有一定體現,17日開盤有很好的價格,不少藍籌股甚至高開四五個點,就連中國平安都高開大概3個點,因此在開盤階段套現了一部分大盤藍籌的利潤。
  黃道林透露,除了大盤藍籌的交易,公司在開盤階段也買入了一些小盤股,是因為判斷小盤股有超跌反彈的需要,但這只是交易性的機會,並不是戰略性地拿着,説不定明天后天就會出掉。
  “遵循節奏感是目前市場操作中的重要策略,關鍵在於怎麼去把握。”黃道林&&。
  除了上述在滬港通開啟首日的交易中實現套利的方式,還有私募公司發行了專門針對滬港通交易機會的産品。
  11月17日,上海鼎鋒資産管理公司總經理李霖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由於內地和香港兩邊的定價、估值、偏好差別很大,滬港通帶來了新的機會,公司在9月就發行了針對AH股套利的私募産品。
  據李霖君描述,9月份AH股中,A股比H股貴20%以上的有20多只,相反的也有20多只,而從理論或者實踐的研究都表明這種差異會逐漸收斂。公司第一個針對AH股套利的私募産品就是從雙邊價格的收斂中套利。事實上到10月,已基本沒有價差超過20%的AH股了。
  李霖君透露,公司目前正在發行的針對滬港通的産品,既有類似上述套利産品,也有直接做A股、H股投資的。

  近六成看好藍籌

  “滬港通開通後,相對於港股,A股的機會更多。”11月17日,展博投資總經理陳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更看好的是低估值,分紅率高的藍籌股。
  據上周末私募排排網對全國50多傢俬募基金進行的隨機調查,54.55%私募認為滬港通啟動對A股短期而言是利好,會推動A股繼續上行,27.27%私募認為滬港通對A股短期影響中性,18.18%私募則&&謹慎,認為滬港通會是利好見光死,市場短期有下跌的可能。
  調查還顯示,對於藍籌股的未來走勢,有59.09%私募認為藍籌股會繼續上漲,40.91%私募則認為藍籌股不會上漲。
  峻谷投資總經理李樹偉認為,港股通啟動,藍籌股應該上漲。實際上,不僅A股藍籌股估值低,香港藍籌股受A股影響估值也較低,歐美股市藍籌股估值都遠高於港股和A股,而中國經濟增速遠高於歐美,經濟增長前景遠好於歐美。最關鍵的是,歐美的利率很低,有的是零利率,A股藍籌股3%-5%股息率的藍籌股不在少數,這些股票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還是比較大的。
  11月17日的市場中小盤及概念股表現活躍,二八行情再現反轉,但小盤股的中長期走勢預計也會逐步受滬港通的影響。
  “今天沒有什麼特別的操作。”季勝投資董事長徐小喆對記者&&,公司主要還是做成長股,目前來看滬港通的影響較小。徐小喆稱,預計短期A股風格受香港影響不大,小盤股説不定還會受催化,記得去年IPO開閘,大家説創業板都漲這麼多了,會暴跌的,但是其實又開始漲。
  神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宇則認為,一旦滬港通打開,國際化估值的潮流就浩浩蕩蕩。藍籌的定價權將逐步國際化,小票的定價權還在游資手裏,不過會有所收斂。
  11月17日一家北京知名私募基金的基金經理告訴記者,滬港通對於A股的影響,預計短時間並不明顯,但中長期影響比較大。就像比爾蓋茨的名言,“我們總是高估今後一兩年內將要發生的變革,總是低估未來10年將要發生的變革。”
  “現在對港股也很感興趣,但不會立即去參與,會觀察一段時間。”這位基金經理&&。
  東方港灣投資董事長但斌認為,滬港通是開放進程的一部分,值得期待的還有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國際板的開通等等,應該鼓勵全世界最好的企業到中國上市,就像海外投資者享受到200倍騰訊和百度的回報一樣。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朱雀李華輪:大資管時代私募應探索市值管理
私募機構:A股投資機會來自創業潮
滬深交易所推並購重組私募債
公私募淘金定增 把握窗口期機遇
公私募齊力淘金“定增” 把握窗口期機遇
 
頻道精選:
【思想】價格改革要讓市場定價 政府托底 2013-06-14
【讀書】洞察力修煉:如何成為福爾摩斯? 2014-11-13
【財智】甩開“迷你”雞肋 基金退出機制將常態化 2014-11-07
【深度】高“地耗”之痛:企業圈地惹的禍 2014-11-19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