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階段見頂恐慌
融資償還潮如影隨形
2014-10-22    作者:呂雅琼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分享到:
【字號

    逾6700億元的融資餘額“壓頂”,潛在的融資償還潮危機已經成了懸在投資者心上的達摩克斯利劍。
  “融資餘額每上一級&階,我心裏都咯噔一下。”上海某券商一位營業部“大戶”老王如此描述近期股海撈金的心情。而與此同時,老王自己的賬戶加杠桿操作卻是毫不手軟。
  隨着市場的回調和融資餘額衝高回落,獲利償還帶來負面影響到底有多大,成了市場人士擔憂市場的一個因素。

  融資償還潮壓頂

  2010年融資融券業務推出以來,四年的時間裏參與者實現了從“高大上”向普通人的切換。最開始50萬元的資金門檻放低到5萬元,甚至零門檻。開戶時間從18個月縮減到6個月。老王的感受是“玩的人多了,風險加大了”。
  據老王介紹,由於資金雄厚,他已經在其開戶的營業部辦理了“融資融券打包”業務,不僅杠桿放到監管層允許範圍的1:2頂格,營業部還代理了融券賣出、融資買入,還券的滾動操作。“這樣一來,加杠桿操作其實已經突破了融資融券標的的限制。”
  在老王看來,融資融券進場的人多了,“賺快錢”的心態開始普及。“背着利息的壓力,很多人賺一票就走。”近期大盤階段性見頂,則讓風險開始積聚。“一旦開個口子,融資盤開始拋,大盤很有可能被砸下來。”老王稱。
  中銀國際一位研究員的觀點也印證着老王的顧慮:融資快速增長與市場情緒高度相關,一旦樂觀情緒難以為繼,那麼融資償還壓力將會接踵而至,顯著增加市場的調整壓力。
  “這輪行情最大的資金驅動可以比喻為‘金主’帶着杠桿入場。這一趨勢始於2013年,去年的創業板熱潮和今年的小市值炒作都與之有關。”安信證券一位研究員&&,金主“出走”,大盤能否承壓懸而未決。該研究員也提示投資者近期需防範政策風險和市場劇烈下跌導致的杠桿逆轉。
  從數據來看,融資餘額從國慶節後的狂飆突進已經放慢步伐。上周至今,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增長3.14%,達到6730.45億元,節後三個交易日,融資餘額的增長幅度達到5.8%。
  融資餘額增速放緩,直接誘因自然是滬深兩市的下跌。從上周開始,上證指數跌2.08%,收於2339.66點。深證成指跌1.18%,收於8106.92點。

  融資逆轉?

  但是融資餘額增速下行之際,會出現市場劇烈下跌,大規模的融資償還潮,乃至杠桿逆轉嗎?
  東方證券創新金融部一位人士給出了否定的答案。“現在做融資融券的大戶和機構明顯增多,之前一些信託傘形結構化産品和券商的結構化分級産品,很多轉向券商資管的專戶形式,通過融資融券來加杠桿。這部分參與者不離場,所謂的融資償還潮就不會出現。”
  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以來,A股新增賬戶數和活躍賬戶數明顯上升,特別是高市值個人投資者佔比不斷提升。這一趨勢始於2013年,並在本輪A股反彈中明顯強化,持股市值500萬元以上的“大戶”和10萬元以下的“散戶”賬戶數的背離加大。同時“大戶”通過融資等形式加大資金杠桿的能力和意願普遍較強,進一步放大了這一結構上的特點,是目前A股中最為活躍的資金。
  上述人士&&,如果出現大規模的融資償還,券商的資金成本將會“壓力山大”。隨着融資融券的賺錢效應被挖掘出來,券商對這一資本中介類業務的“深耕”使得資金需求陡增。“除了自有資金,通過轉融通融到的資金佔比已經越來越大。”
  證金公司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券商在轉融通平台的融資餘額為822.68億元,較年初增長了44.13%。
  “如果突然出現大量的融資償還,由於轉融通有期限品種的劃分,未到期資金的成本就要券商自己承擔了。”該人士稱,大規模的融資償還潮可能性極低。目前多數券商的融資融券仍然生意火爆。
  “新股申購之外,融資融券對一些資金量大的客戶還提供打包服務,融券賣出、融資買入、還券提現滾動操作,可以為客戶騰挪出資金買入非融資融券標的股票,很受歡迎。”上海某券商融資融券人士告訴記者。
  此外,融資融券的杠桿也從最開始的1:1逐漸放寬到1:1.2-1:1.6,少數大客戶如果有需求,杠桿也可放大至1:2。“杠桿放大,風險就轉嫁到券商身上,好在業務開展四年多,券商對這項業務的風險已經能夠比較容易地把控。”該人士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6124點七周年:小盤股稱雄大盤股隱退
大盤T型線含深意 是否起跳待確認
31隻基金凈值超大盤歷史高點水平
三因素令大盤高位震蕩
[基金一週大事回顧]9月以來大盤高位回落 超百億資金撤離ETF基金
 
頻道精選:
【思想】要適應經濟增速“7”字頭新常態 2013-06-14
【讀書】移動時代應如何調整自己 2014-10-22
【財智】債基今年漲幅再創新高 凈值增長率達9.84% 2014-10-22
【深度】招商考核指標年年上漲 外資數據只得摻假 2014-10-22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