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理財産品周期普遍拉長
存款偏離度考核顯效
2014-10-15    作者:    來源:現代快報
分享到:
【字號

    剛剛過去的三季度末,銀行理財産品並未給市民帶來驚喜。長假過後,一些熱衷投資銀行理財産品的市民發現,市場上投資期限三個月以下的短期理財産品明顯減少,銀行推出的多數理財産品投資期限動輒半年、一年。分析人士&&,存款偏離度成為考核指標後,銀行為增加存款規模的穩定性,所發理財産品投資期限會拉長。實習生 費璐嵐 現代快報記者 劉芳

  現象:一年期銀行理財産品數量增多

  以往,黃金周一過,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迅速回落。但在今年9月,央行、銀監會齊出手,新增存款偏離度考核商業銀行後,市場出現了微妙的變化。記者昨日查詢銀率網發現,一家股份制銀行推出的挂鉤滬深300指數的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7.5%。另有一家股份制銀行挂鉤股票的結構性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也達到7%。此外,還有二十多款預期年化收益率超5.5%的銀行理財産品。整體來看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較節前變化並不明顯。
  不過,與之前相比,現在投資期限長的理財産品數量明顯增多了。上述年化收益率7.5%的理財産品,投資期限就是一年。而在年化收益率超5.5%的産品中,投資期限一年的有4款。普益財富發布的9月銀行理財月報顯示,當月1年期以上産品共發行了106款,環比增加35款,市場佔比上升0.66個百分點至2.11%。而投資期限短的理財産品,絕對數量和佔比均有下降。其中,1個月期以下産品共發行了123款,環比減少7款,市場佔比下降0.20個百分點至2.45%。

  業內:長周期産品將是未來趨勢

  “長周期理財産品數量增多,跟考核存款偏離度的文件有直接關係。”多贏金融分析師梁琼芬分析,銀行之前在考核節點發行一些高收益率的理財産品主要是為了攬儲,而央行等監管部門將存款偏離度作為考核指標後,銀行就沒有動力再去發短期的理財産品來衝時點。“不過,短期理財産品少了,但並不是沒有,一些偏好短期投資,或者資金中長期有計劃的投資者,依然還有選擇的餘地。”
  而據蘇寧金融理財中心負責人分析,理財産品期限越來越長,是因為市場短期資金價格持續走低,央行周二進行的200億14天正回購,中標利率只有3.4%,比上個月下降了0.1%,説明央行有意引導利率預期下行,市場對貨幣政策寬鬆繼續有所期待。“同時,shibor一個月期限以內的利率已經低於4%,和去年短期利率動則超過5%水平的境況大不一樣。”這名負責人&&,目前市場上的理財産品為了維持較高收益,必然會選擇拉長期限,這也符合期限越長收益越高的理性投資邏輯。
  銀率網一名分析人員則&&,月末存款偏離度指標的出現,將有效抑制銀行在季末攬儲衝時點的行為。“未來銀行攬儲將常態化,銀行為增加存款規模的穩定性,所發保本類銀行理財産品數量有望上升且期限會拉長。”

  “混搭”期限兼顧收益率和流動性

  長周期的理財産品,收益率高但流動性不足。而短周期産品,投資期限靈活但收益率又相對欠缺。手中有閒錢,怎樣買理財産品可兼顧收益率和流動性?銀行理財分析人士&&,可選擇長短周期的産品“混搭”。
  “家庭備用金一般有使用無常、要求流動性高的特點,作為家庭備用金的這部分資金,可用來購買銀行滾動性理財産品。”一家國有大行理財經理介紹,滾動型理財産品通常以1天、7天或14天為一個投資周期,若客戶不贖回則産品自動進入下一個投資周期。“這類産品2.5%的年化收益率雖然不高,但投資期限靈活,可滿足日常用錢需要。“3個月、5個月之後確定有大額消費,則可將這部分預算用來購買投資期限為3個月、5個月的理財産品,收益率比滾動性理財産品要高,又不耽誤用錢。”
  “長期不用的資金應該用來購買長期理財産品,而不是反復購買中短期理財産品。”上述理財經理解釋,中短期理財産品的收益往往低於中長期理財産品,而且在接續過程中,由於産品發行時間、募集期、到賬時間等問題,還容易産生資金時效性等方面的浪費。“根據用錢計劃將資金分配到不同的投資期限中,混搭不同期限的理財産品,可以兼顧收益率和流動性兩方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瀘州老窖1.5億存款失蹤欲起訴農行 業績或受衝擊
新政約束衝時點銀行仍四處買存款
突擊攬儲叫停 中小行存款或降1/3
管住偏離度擊中存款亂象要害
三部委發文約束銀行存款“衝時點”
 
頻道精選:
【思想】公積金互認須改革相關制度和體制 2013-06-14
【讀書】探求經濟金融化時代的新型價值機制 2014-10-14
【財智】博弈空間收窄 防禦品種受推崇 2014-10-14
【深度】山東一投資數千萬水利項目建成就報廢 2014-10-14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