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後,新基金髮行繼續升溫。3隻新基金計劃在本週起售,若加上跨國慶發行的9隻基金,本週在售新基金總數將增至12隻。隨着股票市場回暖,賺錢效應逐步顯現,未來新基金髮行有望再掀高潮。
昨天,有鑫元合享分級B上櫃,計劃募集截止日為10月10日,而鑫元合享分級A將於10月13日上櫃,計劃募集截止日為10月21日。緊隨其後的10月9日,將迎來兩隻新基金,均為權益類産品,分別為南方中證500醫藥衞生ETF基金和華商未來基金,計劃募集截止日為10月30日和11月5日。數據顯示,跨國慶發行的新基金達到9隻(分級合併計算),意味着本週在售的産品將達到12隻。從這些新基金來看,因為基礎市場走好,權益類産品達到8隻,佔據了主流位置,顯示出基金公司對這一類産品的熱情。今年旗下權益類産品有不俗表現的公司,發行這類産品較多,如工銀瑞信和國泰基金等更是祭出“雙箭齊發”策略,有兩隻基金本週發售。按照以往傳統,四季度歷來是基金公司衝擊年度規模排名的時期,依靠新基金髮行短期內拉升規模成為各家基金公司採取的主要策略之一,而且貨幣基金是主力軍。從近期新基金上報情況看,簡易通道中排隊等待發行的新基金達到24隻,而其中11隻為貨幣市場基金,有備戰四季度規模大戰之勢。
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以來,共計有44隻新基金髮行成立,首募金額達到了417.98億元,無論發行數量還是募資總額,均創下了年內新高。私募基金近期也紛紛“跑馬圈地”,積極進行新産品的發行。據了解,一些知名的陽光私募,單只産品發行就能夠超過10億,而部分私募基金短短幾天內就可募集五六億的規模。此外,新基金髮行也悄然提速,“預定發行期少於5天的新基金數量”和“一日售罄的新基金數量”兩項指標均將創新高。
目前,多數基民認為後市可期。“中郵戰略新興産業吧”網友“陀螺”認為“就目前走勢來看,還是有上浮空間的”;“富國中證軍工指數分級吧”網友認為“拭目以待繼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