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10月行情圍繞滬港通展開
四季度政策仍將發力
2014-10-08    作者:朱秀偉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國慶長假期間,不少政策面重大消息紛紛曝出:9月30日下午,央行、銀監會聯合發布通知,公布了對二套房買家“認貸不認房”的新政;10月2日,《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發布。上述重磅消息立即引起眾多機構關注。
  一家此前一直看多的券商昨晚(10月7日)召開了機構電話會議,在會議邀請函中,該券商認為:“國慶期間重大事件對經濟和資本市場影響,包括央行救房市政策、地方債管理意見、美元走強等,總的看法是國慶期間積累了相當量級的利好。”該券商還&&:“展望四季度經濟改革和資本市場前景,前瞻四中全會,總的結論是繼續牛市思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不少機構對10月滬港通的推出也寄予厚望,有機構認為,10月行情將圍繞滬港通展開。

  大勢風向
  ◎海通:房貸放鬆對資金供給刺激力度超2008年

  9月30日下午,央行、銀監會聯合發文放鬆房貸政策,本次政策放鬆強調首套房貸首付三成,利率下限可低至七折,已結清貸款的二套房可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且銀行業金融機構可向符合政策條件的非本地居民發放住房貸款。
  上述舉措立即讓眾多機構聯想起史上的房貸放鬆政策。海通證券姜超認為,上一次&&房貸放鬆政策還要追溯到2008年10月的【銀發】302號文,即《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擴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浮幅度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302號文)。
  對比兩個政策,姜超認為,此次放鬆不及2008年,“相比之下,2008年政策強調首套房貸首付兩成,而利率下限同為七折,對改善性需求以及存量房貸利率均予以支持。本次政策放鬆在首付比例以及存量房貸的刺激力度上不及2008年。”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姜超認為,此次房貸放鬆對資金供給的刺激力度超過2008年。“本次政策放鬆涉及房市資金供需兩大方面,一是從資金需求方支持保障房、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二是從資金供給方支持金融機構房貸相關融資、房地産企業合理融資。相比之下,2008年的房貸放鬆僅涉及刺激居民住房需求,未涉及住房資金供給。”
  對於此輪房貸政策的放鬆,他認為有助於穩定經濟預期,“三季度經濟跳水,其中內需出現全面回落,主因仍在於地産市場的持續下滑、銷量持續萎縮。對房貸的放開有助於增加地産投機需求,有助於穩定地産銷量和短期經濟的預期。”
  不過,對於利率是否下滑,他&&懷疑態度:“目前由於利率市場化,銀行理財資金成本平均仍在5%左右,股份制銀行平均在5.5%左右,考慮到銀行不會做賠本生意,加上1%左右銀行經營成本,意味着房貸利率仍需在6%甚至6.5%以上,按照目前5年期以上貸款6.55%的基準利率,意味着當前銀行房貸頂多打95折或者是實施基準利率,打7折只是政府的一廂情願。”
  對於A股本輪反彈態度最積極者,首推國泰君安。該券商策略分析師喬永遠最新發布的研報認為:利率本身仍處於下行通道,股市估值仍處於擴張區間。“當下階段,隨着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加速推進,市場的無風險利率基準正逐漸從信託收益率、理財産品收益率和城投債收益率等歸位至利率走廊,而利率走廊本身仍處於下行通道,股市估值仍處於擴張區間。”
  關注度:★★★★★
  驅動周期:中長期
  重點關注:地産銷量能否企穩

    ◎滬港通行情關注三類股

  “地方債”一直是前兩年困擾A股的“魔咒”之一,也被機構認為是A股走勢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之一。就在國慶長假中,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地方債意見》),一石激起千層浪。
  興業證券的張憶東認為,“這是一份極為重磅的規範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管理文件,並會對未來的宏觀運行産生重大影響。”
  興業證券認為本次公布的《地方債意見》“是真正動真格的一次改革,政府和企業的主體分離、明確債務主體、舉債方式規範、債務分類和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以及相應的追究和債務償還方式,都體現了中央政府解決地方債這一制約改革頑疾的決心。隨着地方債的發行,預計未來財政部還將&&對地方債的利息優惠等規定,中國的市政債市場啟動。同時,在過去地方政府融資方式中最大的資金來源是銀行口的平台貸款,貸款規模受到抵押品的價值的影響,因此事實上強化了土地財政和地方債務規模的連接。而在將來,如果主要融資模式是依靠地方信用債發行的話,將會弱化土地對於地方政府的價值,從而給地方債和房地産市場松綁提供機會。”
   外,對於“不救助”的原則,有分析人士&&擔心,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海通證券姜超認為,“如果發生了(違約)事件,首先中央不救助,地方自行按照市場化方式解決。但是,意見又強調地方政府難以自行償還債務時,要及時上報,本級和上級政府要啟動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和責任追究機制,切實化解債務風險,並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也就是説,未來地方的新增債務若出現危機,雖然中央不會直接救助,但上級會幫地方想辦法間接救助。”
  10月滬港通有望推出也是機構關注的焦點之一,華融證券分析師付學軍和研究助理俞駿聯合發布研報認為,10月行情將圍繞 “滬港通”展開,仍可關注A+H折價品種;A股特色稀缺性標的如軍工、中藥和稀土等;還可關注A股中高分紅藍籌股如銀行、公共事業等。
  此外,華泰證券高級經濟學家俞平康、研究員楊斌和研究助理孫崢認為,預計四季度政策仍有發力的可能,經濟增速在三季度大概率下跌後,或將在四季度再次抬升。
  關注度:★★★★★
  驅動周期:中長期
  重點關注:地方債能否平穩過渡

  行業熱點
  ◎中信證券:改革仍為投資主線

  分析人士認為,不論有關土地流轉制度的改革,還是地方債的規範,都顯示改革正走向“深水區”。在不少機構看來,A股四季度投資機會依然集中在改革主題上,中信證券稱:改革仍是四季度最重要的政策看點,相關主題熱度不減。
  “改革始終是今年宏觀政策的重心和資本市場投資主線。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7月份以來,土地、財稅、戶籍制度、司法、文化、考試招生等領域的改革已經開始實質性推行。從今年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後,改革提速,主題升溫;而在四季度,儘管由於基本面等因素,A股整體上難有好的表現,但由於國企和土地制度等重要領域改革的推進和落實,相關主題性的、結構性的投資機會仍可持續。除了土地改革外,短期政策專題還建議聚焦建築節能 (住建部啟動綠色保障房行動,以帶動全國建築執行綠色建築標準)、上海自貿區(掛牌一周年,國務院發文暫時調整上海自貿區部分實施法規)等。在整個四季度,還可以繼續關注國企改革、財稅體制改革、以及生産型服務業發展規劃。”
  關注度:★★★★★
  驅動周期:中短期
  重要時點:政策推進速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秋收行情應重視收割 提前布局醫藥消費
鄭糖弱勢行情積重難返
滬指創新高後跳水 中金:吃飯行情近尾聲
軍工基金大賺行情如潮 選擇指數型産品分享收益
A股此輪行情絕非“衰退式牛市”
 
頻道精選:
【思想】松綁限貸讓房貸政策更加市場化 2013-06-14
【讀書】創新必須是有效的 2014-09-15
【財智】前三季新基首發規模跌破10億 創歷史新低 2014-10-08
【深度】搶抓“機器人紅利” 2014-10-08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