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兩個交易日中,滬指圍繞2300點展開震蕩整理,使得欲借上周“紅三兵”攻勢而追漲的投資者開始變得謹慎。加上國慶節長假日益臨近,不少投資者開始加入觀望隊伍。儘管行情走勢暫時撲朔迷離,但結合滬指十年來在節後首周的較好表現,市場人士仍建議投資者積極挖掘一些機會相對明確的題材股。
十年滬指 節後首周八年見漲
臨近長假,獲利資金一般願意了結利潤以持幣過節,或轉戰收益相對明確的理財産品,反應在市場上就是強勢股陣容有所萎縮,且不少強勢股轉入調整格局。另外,近幾個交易日,兩市的量能呈現遞減狀態,也反映出節前入場資金的交投熱情在下降。
那麼,在節前市場整體交投意願不足的情況下,聰明的投資者是否也只能隨波逐流呢?答案是未必。結合過往的行情數據觀察,實際上節前一週往往是短線投資者布局的良機。證券時報數據部統計的數據顯示,在2004-2013年10年間,上證指數於當年國慶節後第一週錄得上漲的年數為8年,僅有2005年、2008年出現周K線報跌的情況,跌幅分別為1.39%、12.78%。而在錄得節後首周上漲的8個年份中,漲幅最大的為2010年的8.43%。
2013年,上證指數於6月25日創出1849.65點的階段低點後,逐月反彈,並於9月12日探出2270.27點的階段高點,區間累計漲292.37點,漲幅達14.89%。隨後,上證指數以三連陰起頭開始震蕩整理,於當年國慶節前報收2174.67點,跌去近百點。不過,休假歸來,上證指數重拾反彈態勢,節後首周的4個交易日裏,該指數報出三陽一陰,累計漲2.90%,重上2200點。
時針撥至2014年,大市情況有些類似。今年上證指數於7月22日展開反彈以來,逐月上升的態勢非常明顯,點位最高摸至2347.94點,上周下跌0.11%,本週至今則跌0.85%。如果上證指數本週不能收陽,或者跌幅擴大,那麼在下周僅有的兩個交易日中欲收復失地將變得更加困難,而這能否確認為節前挖坑,則只能節後見分曉了。
節後再會 零售旅游頗受期待
大盤於節前展開明顯的回調整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機構間的分歧。
於本輪行情進程中拋出“5000點”論的國泰君安儘管本週將一週前的“徹底將熊市埋葬”改口為“期待改革慢牛”,但依然鮮明表達其看多後市的態度。而申銀萬國則認為大盤面臨利空相對集中期,加上進入10月黃金周後,預計不會太樂觀的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集中披露,因此即便利空出盡,時點估計也要到11月以後,行情震蕩盤跌、且戰且退的可能性大。
儘管機構針對大勢的分歧有所加劇,但綜合來看,一些題材板塊潛藏的投資機會依然引起機構的關注。比如旅游行業,國泰君安認為産業圖譜升級,散客化、移動互聯重構休閒游,因此維持行業的“增持”評級,建議投資者尋找順應散客休閒游的要素提供商和移動互聯最受益的分銷商。國信證券認為,考慮去年十一《旅游法》執行,今年十一黃金周和四季度景區數據可能報喜,短期維持看好行業的觀點不變。
除了受益於黃金周的旅游行業,借道黃金周而步入旺季的零售行業同樣獲得機構的看好。中銀國際認為,三季度整體零售情況環比應相對二季度整體收入端大跳水有一定改善,在未來的零售行業旺季,龍頭企業的反彈和小市值公司轉型題材可多加關注。申銀萬國也&&,消費環比改善預期將提振板塊估值,同時殼資源價值重估還會引領板塊主題投資。
同花順數據顯示,去年零售板塊節後首周表現非常強勢,周漲幅達到8.08%,旅游板塊周漲幅為0.42%,相對較弱。目前,零售板塊跟隨大盤調整,旅游板塊則加速上揚,投資者欲介入相關個股,仍需把握好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