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驚現六波殺跌 李大霄:大跌不是牛市結束
2014-09-17    作者:李晶 王也    來源:重慶商報
分享到:
【字號

    雖然上海市&&了被市場人士普遍視為重大利好的《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有關意見》,但由於投資者對經濟形勢、資金形勢的憂慮加重,加上解套盤與獲利盤的共同打壓,觸發了A股市場大範圍的拋盤,各大指數均以次低點報收,且均創出6個月最大跌幅紀錄。截至終盤,上證指數收報2296.55點,下跌42.58點或1.82%;深證成指收報7921.07點,大跌191.57點或2.36%;中小板綜暴跌3.49%;創業板綜暴跌3.53%;深證綜指暴跌3.15%。兩市總成交金額高達4993.63億元,創自2010年11月12日以來的成交天量。

  市場直擊 盤中驚現六波殺跌

  滬市昨日小幅高開,隨後多方展開進攻,試圖拿下上周四高點2343.59點,不料近期強勢的中小創業板等成長型題材率先跳水,打擊指數連續下跌,並失守5日均線。經過三波殺跌,多頭突然啟動超跌低價二線藍籌股,並於上午收盤將滬指拉紅。
  下午開盤後,多方經過18分鐘鏖戰,突破了上周四最高點,並於13點18分見19個月高位2347.94點。殊不知——創新高後“空軍”突然傾巢出動,在中小創業板等題材股排山倒海的殺跌聲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狂轟濫炸,打擊多頭連續丟棄5日線、10日線和2300點多道防線,全日經過6波殺跌後最終以次低點收盤;深證成指表現更弱,短短4天吃掉2個月漲幅。
  統計數據顯示,昨天市場上漲股票只有194家,下跌股票高達2104家;漲停個股29隻,19股漲幅逾5%;跌停股票3家,跌幅超5%的多達571隻,為6個月來最多。
  從盤面看,市場主要呈現出兩大特點。
  一是板塊綠肥紅瘦。除了上海自貿區和林業兩個板塊微漲0.28%、0.13%外,其餘均處於跌勢。成長題材方面,TMT概念全線崩潰,傳媒、互聯網入口、智能IC卡、移動支付跌幅均在5%以上;藍寶石、觸摸屏、智慧醫療、節能元器件等50多個板塊跌幅超過4%。周期行業方面,金融類的除了銀行微跌0.10%外,保險下跌1.83%、房地産大跌2.56%、證券暴跌3.43%,相關股票近乎全墨;非金融類的只有鋼鐵、黃金珠寶、電力相對抗跌,其餘大多跌勢洶洶,似有“一日砸回解放前”的味道。
  二是個股冰火兩重。低價股方面,隨着山東鋼鐵與馬鋼股份盤中雙雙漲停,滬深股市昨日徹底消滅了1元股,並使得長期超跌低價題材股盤中全線狂飆,中國中冶、中國一重、美好集團等數十家低於5元的“白菜股”收報漲停或盤中衝擊漲停。高價股方面,雖然不如低價股搶眼,但30元以上的高價股總體表現抗跌或逆漲,量能也保持得相對穩定。相比之下,10~30元之間的中價股則傷亡慘重,不少個股將幾天甚至幾週的追高資金全線套牢。

  大跌探因 五因素成暴跌推手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導致昨日大跌的主要因素有以下5個。
  一是基本面疲軟。8月各項經濟數據遠低於市場預期,市場信心動搖。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創2008年12月以來新低,發電量同比下降2.2%,自2010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滑;M2增速12.8%,增速持續回落。
  二是資金面趨緊。9月15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11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上交所5家,深交所中小板1家、創業板5家。證監會要求,上述11家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説明書。另外,自8月29日以來,A股市場掀起第二波上攻行情,隨着指數重心上移,大小非套現慾望強烈。統計顯示,8月29日至9月14日,滬深兩市共有344隻個股發生重要股東二級市場交易,其中獲得增持的個股僅有30隻,合計凈減持金額則達到148.65億元,較7月市場上漲之時顯著增多。
  三是解套盤和獲利盤兌現慾望強烈。目前上證指數正面臨最近3年來的下降通道和數十萬億套牢籌碼雙重壓力,加之這一波行情階段漲幅已達17%,許多個股漲幅超過50%,深圳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市盈率分別超過20倍、40倍、65倍敏感區,積累多時的獲利盤、解套盤終於宣泄出來。
  四是本週五為期指交割日,市場習慣性做空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五是周邊市場走弱。除了美股以外,近期包括英國、法國、韓國、中國台灣等外圍市場並不理想,特別是港股沒有跟隨內地股市上漲而上漲,而是出現連續下跌,對內地股市造成很大心理壓力。

  後市把脈 短期仍有調整壓力

  昨日,A股經歷了“黑色周二”,滬指創下半年以來的最大跌幅,歷史第二大成交量以及高位長陰成了壓在投資者心中的石頭。面對前期一直看多5000點的聲音,在經濟數據擠壓A股運行的壓力下,市場人士分歧依然很大;不過,A股短期調整已經成為了大家一致的看法。

  申銀萬國:530悲劇或重演

  昨日上午申銀萬國策略報告指出:“悲歌已在遠方響起,狂熱的市場卻仍然沉浸在‘上漲與經濟無關’的自我安慰中。我們進行了仔細復盤,2200點前的上漲與經濟有關,之後的確關係削弱,改革降低風險溢價暫時不會證偽,短期調整後市場仍有望活躍;但是,近乎崩盤的經濟數據封殺了指數上行的空間;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可能提升無風險利率。”

  李大霄:大跌不是牛市結束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則&&:“股市近期上漲的勢頭過猛過快,需要一個調整,所以這一輪的調整是很正常的。昨天兩市成交了一個接近五千億的天量,這屬於正常的獲利盤回吐。同時這一成交量也説明A股市場被大大激活了,表明市場的容量增加,也説明雙方的角力和搏殺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點。”
  李大霄同時指出,“這一波的調整也與8月的經濟數據有關聯,初步判斷市場走勢還是屬於上揚中的調整。這個市場是一個真實的牛市,真實的牛市是反映經濟上漲、反映上市公司業績的。大跌並不必恐慌,藍籌仍然還是有潛力的,革命尚未成功。大跌並不是一個牛市結束,大跌之時是對一個過猛過快上揚的調整。”

  錢向勁:短期支撐位在2250

  中信金通證券首席分析師錢向勁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滬指在深成指發出調整信號後,滬指昨天如期回落。面對巨量換手形成上影線,調整的壓力不言而喻。A股調整是基本面、資金面和技術面共振的結果,馬上有新股申購,經濟數據又不佳,技術上有走弱信號,主力順勢調整是上策。”
  錢向勁指出,“短期來看,A股在昨日破位10日線支撐後,30日線2250點附近將形成強支撐,周三很可能在短暫出現反抽後還將向下尋求支撐,特別是黑色周四的慣性,將進一步壓力指數向10日線靠攏。不過,當到達2250點一線後,市場會重新活躍,短暫散去的資金還將聚集,只是到時是否能夠再一次展開新的行情,還需要看三季度的GDP等經濟數據。”

  操作提示 掘金被錯殺的兩類股

  儘管A股市場出現了短期調整,但在改革轉型以及四中全會臨近的大背景下,新舊生産力之間的劇烈較量,使得股市分化已是必然。即使在昨日大盤的殺跌中,也有近30家個股漲停,這是結構性分化的指引信號。所以,即使短線指數還存在下探空間,但個股上依然是冰火兩重天。
  西南證券分析師冉緒認為,“昨日A股巨量長陰,説明短期調整已經開始。而當前市場籌碼松動,意味着將是市場大分化、大分裂的來臨,這從周二盤面跌幅5%的個股急劇增多便可看出來。”
  冉緒也指出,“高位放量、籌碼松動確實是危險信號。不過,在改革大浪與盤面漲停個股不斷的情況下,大盤放量往往也是主力在暗中大調倉之時。昨日有兩大主線股存在錯殺:一是改革主線,如國企改革、金融改革、壟斷改革等,當前上海、雲南、中石化等催化劑連續發出,後市仍有政策驅動空間;二是具有並購重組預期的個股,從昨日漲停股看,除低價股、次新股外,並購重組股也佔有較大份額,不排除這些概念中有部分個股遭錯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大盤明顯露出疲態 不利因素增多
廣發證券:大盤調整概率加大
大盤崛起國君唱多5000點 私募分歧仍存
大盤四連陽成交超4000億 大牛市或開啟
大盤短線止跌 能否走強尚待觀察
 
頻道精選:
【思想】新國九條助力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 2013-06-14
【讀書】教你大數據時代如何創業 2014-09-17
【財智】資金面承壓 A股料陷2300點拉鋸戰 2014-09-17
【深度】公積金改革仍止步於紙面 最大困難在於利益調整 2014-09-17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