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八月新基募資規模創六年新低
不及2008年冰點
2014-09-03    作者:丁寧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今年前八月,新成立的公募基金規模僅為2134.38億,創2009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計吸金1152億,亦為近6年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以平均單只新基金的募資規模為口徑,今年前八月的基金髮行情況還不及2008年冰點時期。

  新基金募集創新低

  財匯數據統計顯示,今年前八月,新成立基金規模共計2134.38億元,這是自2008年前八月新基金募資1772.19億元之後,公募發行市場近6年來的同期最低水平。2009年到2013年,同期募資規模最少是2011年,為2767.46億,最多在2012年,共6513.37億。
  而如果以平均單只新基金的募資規模為統計口徑,今年的發行情況還不及2008年的冰點時期。
  統計顯示,年內新成立基金217隻,平均單只産品募集資金9.84億元;而即便是在此前史上發行最差的2008年,同期單只基金的募集規模也有17.90億元。
  從類型上看,債券型基金擴容規模縮水最為明顯,前八月吸籌僅有307.11億,與擴容高峰期2012年同期4430.11億元的規模相比,下降明顯。
  此外,股票型基金髮行勢頭同樣減緩,當期成立的52隻股基合計募資412.02億元,而2008年以來,同期股基募資規模從未低於490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混合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成為發行主力軍,前八月分別吸金740.51億元和641.71億元,都創下近7年來同期最高紀錄。

  股基市場或縮水

  “以後股基倉位底線被限定在80%,對於基金經理的操作會有很大挑戰。”談及近期股基發行降溫,滬上一基金公司高管人士&&。
  不久前,證監會發布重新制訂後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及其實施規定,將股票型基金的最低股票投資比例由原先的60%提高至80%。
  在上述高管看來,相關新政意在突出不同類型基金産品的工具性,把擇時的權力交給投資者。“但A股市場波動大,股基迴旋餘地變小。”該人士&&,投資基金的普通投資者亦不具備良好的擇時能力,因此股基未來操作難度比較大,很多公司都不打算發這類産品。
  而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看,業內有相當一部分聲音對於新政施行後,股基的“生存前景”並不看好。部分基金公司不僅&&將更多資源用於混合型基金的發行,還在考慮將原有的股基轉型成混合型基金。
  在此背景下,有分析人士預期,未來股票型基金規模或將縮水。

  基金“IPO”降溫

  事實上,不僅是股票型基金,基金公司對於新基金髮行的整體熱情正出現降溫的跡象。
  分析人士&&,一方面,經歷了近幾年跑馬圈地的發行大擴容,傳統渠道的飽和度已經讓不少中小基金公司不堪重負,居高的尾隨佣金成本使得一些小規模基金産品“發一隻虧一隻”;而對於大公司來説,完成了基本的産品線布局後自然也會停下發行腳步,避免産品過於同質化。
  另一方面,隨着電商渠道的異軍突起,不少基金公司把重點投向了貨幣基金的持續營銷上。“起碼在規模上,這一塊的增量不會比在傳統渠道發行新基金的水平低”。
  在該人士看來,隨着監管層將新基金髮行審核制改成註冊制,基金公司的發行門檻進一步降低,短期産品擴容的趨勢還將持續,但隨着競爭日趨激烈,投資者的眼光也會更加苛刻。
  “這將促使基金公司將更多精力從跑馬圈地發新産品的邏輯中解放出來,更加重視産品的業績和服務。從長期看,過度倚重‘IPO’的模式將會降溫。”該人士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頻道精選:
【思想】順應經濟減速,及時深入調整 2013-06-14
【讀書】超越極限 2014-09-03
【財智】6000億打新資金回流 滬指再攀年內新高 2014-09-03
【深度】“蠅貪”成群危害如虎 手握實權不作為亂作為 2014-09-0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