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市場化改革的三大風險
2014-08-28    作者:陳東輝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建立健全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一直是財産保險監管的核心內容之一,其市場化改革牽動着行業的神經,而市場化之後,監管約束如何體現也是一個新的課題。筆者認為,其實只需要關注可能對行業帶來系統性風險的三個節點:
  第一、通過減少責任降低保費,這可能是市場化之後行業面臨的最大風險。其實如果條款責任範圍相對一致,各家公司僅通過費率打折進行價格競爭的空間是非常有限的。而通過減少責任,縮小保障範圍,則惡性競爭的空間巨大,這應當是監管的重點,如果管不住,行業可能競相採用低價低保障條款,以犧牲服務爭搶份額,損害消費者利益。
  第二、産品碎片化。基於天、公里、旅程的車險産品在國外已經出現多年,但遠未成為主流,一般只針對某些特定人群。要避免國內一些行業主體採用碎片化産品衝擊市場,這對行業又可能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碎片化産品作為一種銷售模式,對部分客戶具有新奇感、吸引力,但對於提高行業的經營水平、服務能力毫無幫助。
  第三、被比價網站帶入簡單的價格競爭,比價網站的負面最用讓英國車險行業連續虧損多年,而在美國、澳洲等地就沒有起到嚴重的負面作用。從中國消費者的特點看,比價網站有可能在簡單的價格競爭中起到主導作用,這是監管必須加以引導和避免的。
  如果這幾個節點管住,就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監管部門就不需要投入大量監管資源替行業定價,也不需要不斷檢查各家公司定價是否合理,而只需定期(每季度)公布各家公司主要客戶群的業務及經營指標,定價合理與否一看即知,這比在費率報批環節進行貓捉老鼠的游戲要事半功倍得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車險按車型定價條件進一步成熟
商業車險改革進入“深水區”
費率改革定調:車險保費將更“因車而異”
車險大促亂人眼 全面漲價是謠言
開啟車險新時代人保財險電子保單在京首發
 
頻道精選:
【思想】“使用過”無法解決虛假代言問題 2013-06-14
【讀書】解讀經濟指標所蘊含的信息 2014-08-27
【財智】匯添富清盤避重就輕 劍走偏鋒疑營銷噱頭 2014-08-22
【深度】“掮客”律師當中介跑關係亂象頻出 2014-08-26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