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申贖狀況折射投資者偏好差異
2014-08-22    作者:記者 王原/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滬深兩市納入統計的94隻ETF基金7月以來整體份額減少近30億份,累計流出資金接近60億元。相對於A股ETF的慘澹,RQFII-ETF則受到資金的持續青睞,單只産品份額增長最高接近300%,7月以來累計吸金更是接近150億元。
  對於海內外ETF申贖狀況的差異,業內人士認為,國內的ETF份額持續減少,看似與近期火熱的市場行情相悖,但實質上並不矛盾。在我國當前的市場狀況下,選擇ETF進行被動投資並不是一個上佳的選擇。我國市場在當前階段較少出現普漲普跌的情況,往往呈現大小盤分化、行業輪動等結構性機會,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基金管理人主動判斷,才能更好地把握這些機會。與此同時,我國ETF跟蹤較多的大盤指數,長期處於低位窄幅震蕩的格局之中,單純持有並沒有明顯的收益,需要基金管理人進行一定擇時操作。上述原因都使得,國內的ETF相對主動管理型基金缺乏吸引力,故其一直遭遇投資者贖回並不令人意外。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報告認為,與國內ETF慘澹狀況相對的是RQFII-ETF的火爆,這主要有四方面原因。其一是海外投資者對於A股市場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宏觀經濟狀況等基本面層面,對於個股細節了解並不充分,這使得海外投資者更願意通過ETF進行中期操作,而非直接選擇投資個股。其二是海外投資者對於國內的金融産品還不夠了解,簡單、方便且費率優惠的ETF,較之品種多樣的主動管理基金更便於海外投資者的選擇和操作。其三是海外投資者的投資偏好更傾向於低估值、高分紅的藍籌股,當前的QFII-ETF、RQFII-ETF的投資也集中於這些品種,與海外投資者的偏好相一致。其四是海外資金一般體量較大,被動投資的ETF對於規模的包容程度較高,而主動管理型基金如規模迅速膨脹,容易影響操作,進而導致策略失效。
  ETF在海內外投資者中遭遇截然不同的對待,是由基金業績、投資偏好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在目前市場轉暖,普漲行情和快速反彈頻現的狀況下,主動管理型基金可能面臨倉位不足和調倉不及時等狀況,國內的普通投資者不妨順勢轉換思維,選擇被動投資、倉位較高且費率優惠的ETF基金,平穩獲取反彈初期的收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逾六成ETF上周遭凈贖回 份額縮水近12億份
上周多只RQFII-ETF獲凈申購
大成國際基金在港退市 兩ETF暴跌
遭連續大額贖回 59隻ETF單月縮水近29億份
A股ETF現史上最大規模凈申購
 
頻道精選:
【思想】帶薪休假太美現實依然骨感 2013-06-14
【讀書】歷史的年輪 2014-08-22
【財智】匯添富清盤避重就輕 劍走偏鋒疑營銷噱頭 2014-08-22
【深度】歐美俄經濟制裁拉鋸戰難停火 2014-08-22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