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欲借道中國擺脫美元?
2014-08-14    作者:戴金鴻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分享到:
【字號

    為應對歐美國家經濟制裁措施,俄羅斯或將以人民幣或者盧布結算從中國進口果蔬。如此一方面可以滿足俄羅斯果蔬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去美元化”進程進一步加速。
  據外媒報道,中國將向俄羅斯直接出口水果和蔬菜。中國寶榮公司計劃在黑龍江省東寧縣為此設立專門的物流中心。另有一家中國公司也計劃在今年年底前設立類似的跨境貿易區。
  分析人士指出,中俄或已簽署雙邊本幣結算協議,而近來俄羅斯政府官員也積極支持在多項交易中採用盧布或者人民幣結算,因此預計此次俄羅斯果蔬進口將棄用美元結算,而選擇更為有利的盧布或者人民幣,這也為中俄最終實現本幣結算打下基礎。

  借道中國擺脫美元

  歐美國家與俄羅斯的矛盾正在升級。8月7日,俄羅斯公布了針對歐美國家的反制裁措施——未來一年內禁止從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挪威進口部分食品,包括牛肉、豬肉、魚類、家禽和乳製品等。
  而分析人士認為,為彌補俄羅斯國內的供應短缺,俄羅斯需要從上述國家以外地區進口農産品,這使得中國以及南美洲國家或將從中獲利,而且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在這些貿易中,中俄很有可能直接採用盧布或人民幣結算,進而擺脫美元束縛。
  此前,俄羅斯工業與貿易部副部長格裏戈裏卡拉馬諾夫在近日舉辦的首屆中俄博覽會上&&,俄羅斯和中國近期可能在一系列交易中改用盧布和人民幣結算,俄羅斯銀行部門徹底做好了這種準備。
  而在歐美國家對俄羅斯採取制裁措施之前,數據顯示,75%的中俄跨境貿易使用美元進行結算。而制裁措施的出現,使得中俄跨境貿易中“去美元化”進程加速。
  莫斯科交易所數據顯示,7月31日,人民幣兌俄羅斯盧布的單日交易金額達到6.656億元人民幣,為2010年底莫斯科交易所開始人民幣交易以來,最大的單日交易額。而7月人民幣和盧布的兌換交易金額也升至38億元人民幣,環比增加52%。
  而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2014年上半年銀行間外匯即期市場人民幣對盧布交易量已達62.45億元人民幣,在各種貨幣交易量中位列第八。
  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亞歷山大薩利茨基認為,這種趨勢將呈增長之勢。
  薩利茨基稱:“不自覺地,我們將更多地依賴於中國。這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中國已經是最大的貿易強國。不可避免地,我們將從那裏購買更多的商品。相應地,在我們的出口中,借助於最近簽署的石油和天然氣合同,我們的商品份額也將增加。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石油天然氣集團隨着時間的推移,能夠就供華商品接收更多的人民幣來進行結算。也許,為了增加他們對人民幣結算的興趣,可擴大這些公司在中國市場上的存在程度。這將大大增加人民幣和盧布的交易額,從而將美元從流通中擠壓出去。”
  不僅如此,實際上,近日全球“去美元化”的呼聲也逐漸走強,特別是隨着法國巴黎銀行遭美國監管機構天價罰款後,歐洲國家也掀起一波“去美元化”熱潮。
  歐洲第二大石油生産商道達爾(Total)CEO馬哲睿(Christophe de Margerie)&&,沒有理由以美元支付石油款項。
  而這一呼聲也受到新興市場國家以及俄羅斯的響應。如今,歐美國家已經開始採取經濟制裁措施,此種情況下,俄羅斯貿易中“去美元化”或將加速。
  U.S. Trust的首席市場策略師約瑟夫奎因蘭(Joseph Quinlan)指出,危機讓人們對美元佔據主導地位的世界進行了反思,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之間的這種糟糕轉變與制裁有關,可能成為全球朝着更加多元化貨幣體系發展的加速器。

  人民幣國際化顯威

  雖然俄羅斯迫於歐美經濟制裁措施而採用人民幣和盧布進行果蔬進口結算,但是不得不提的是,近年來,隨着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日漸提速。
  2008年至2013年期間,中國先後與24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總規模約2.6萬億元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議。而今年,中國先與阿根廷續簽,後又與瑞士簽訂貨幣互換協議。
  “近期貨幣互換協議簽訂步伐加快主要緣於人民幣需求在增加。”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涂永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貨幣互換安排可為雙邊貿易和投資提供流動性支持,極大推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
  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初步統計,2014年上半年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3.27萬億元,同比增長59%。直接投資方面,上半年銀行累計辦理人民幣跨境直接投資結算金額4698.8 億元,其中,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結算金額為864.9億元,同比增長2.94倍;外商直接投資結算金額為3833.9億元,同比增長1.37倍。
  而自2010年7月從中國香港起步以來,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也開始受到廣泛追捧。
  目前中國香港擁有最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而新加坡和中國台灣地區成為有力的競爭者;在歐洲,人民幣業務率先在英國倫敦全面開跑,而西方首個人民幣清算行也於日前正式落戶倫敦,法蘭克福、巴黎、盧森堡則緊隨其後;此外澳大利亞悉尼以及北美和非洲多地,都在致力於打造全球或者地區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在其《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4》中預計,2020年之前,人民幣有望成為僅次於美元、歐元之後的第三大貨幣。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跌16基點
美7月聯邦財政赤字為946億美元
惠普收購Autonomy導致數十億美元巨虧糾紛升級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四連漲
趕集網完成超過2億美元融資
 
頻道精選:
【思想】解聘反壟斷專家需要完善細節 2013-06-14
【讀書】微信電商,顛覆電商新浪潮 2014-08-14
【財智】資金涌港熱度暫降 部分外資落袋為安 2014-08-13
【深度】種糧大戶:“種糧補20元,不種糧補160元” 2014-08-14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