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房貸優惠可期 但難回八五折
2014-08-05    作者:曹蓓    來源:證券日報
分享到:
【字號

    “目前整體來説,市場上的資金成本有往下走的趨勢,到期資金出來後有再投資的需求,供給端沒有問題,需求端又比較旺盛,所以未來房貸利率這塊確實松動”,華泰證券分析師林博程對《證券日報》記者&&。
  “農行房貸利率優惠應該是在房貸增速放緩背景下,監管層進一步窗口指導的結果;而資本管理高級法背景下,房貸更加節約資本,也為利率折扣提供了條件。未來其他銀行可能也會跟進。不過,由於銀行面對的整體資金成本高於2012年,八五折優惠時代不太可能大規模重返”,瑞銀證券報告指出。
  央行剛剛公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個人住房貸款比年初增加8704億元,同比少增92億元。
  報告稱,2014年以來,房地産市場有所分化和調整,一些商業銀行在盈利壓力增大、信貸政策投向引導力度較大的情況下,傾向於將有限的信貸資源更多地配置到收益更高的小微企業、個人經營貸款等領域,房地産信貸投放意願有所下降。但個人住房貸款增量佔比仍處於較高水平,上半年增量在全部新增貸款中佔比為15.2%,高於2010年-2013年的平均水平。

  高折扣時代難返

  央行剛剛公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個人住房貸款比年初增加8704億元,同比少增92億元。
  而央行此前發布的《2014年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中指出,截至上半年末,個人購房貸款餘額10.74萬億元,同比增長18.4%,增速比一季度末低1.7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9389億元,同比少增239億元。
  “但個人住房貸款增量佔比仍處於較高水平,上半年增量在全部新增貸款中佔比為15.2%,高於2010年-2013年的平均水平。”
  業內人士認為,在監管層窗口指導和政策微調疊加效應下,再加上目前銀行的流動性確實較前期寬鬆,各家銀行有望開始啟動新一輪的房貸優惠政策。
  招商證券指出,“農行下調上海的按揭貸款利率,具有很強的政策信號,從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房貸政策來看,國有銀行一般都會統一行動,收緊或者放鬆房貸按揭利率。銀行下調按揭貸款利率的動力來自於政策導向及資金面相對寬鬆導致的無風險利率的下行。傳導路徑上可能由農行傳導至其他銀行,由上海地區逐步擴散到其他地區,如其他的一線城市等”。
  但瑞銀證券指出,由於銀行面對的資金成本整體高於2012年,銀行房貸利率優惠不太可能大規模重返八五折優惠時代。
  “這輪房貸利率下調是政策驅動下由大行帶動的,當然也要在流動性的配合下進行。但是,個人房貸業務投入産出比相對較低是事實,各家銀行也不會為了配合政策而完全犧牲利潤,所以略微回調可期,但要回到此前的八五折大幅優惠可能性不大”,另一位銀行業分析師也坦言。

  個貸與開發貸隱性連接

  “我們現在很少向期房發放貸款,一般我們做二手房貸款比較多”,滙豐銀行一位客戶經理告訴記者,“即便是向新房發放貸款,其利率通常也比二手房要高。”
  但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據記者調查,多家中資銀行的二手房貸款利率都比新房貸款利率要高。
  “針對目前房地産市場的情況,對於期房我們主要有一個樓盤完工風險的考慮。如果是小型的開發商,資金鏈有可能會斷掉,也許還沒封頂就沒辦法再進行開發了,所以新房這塊的房貸我們做的不多”,上述滙豐客戶經理解釋稱。
  該客戶經理透露,很多大的中資銀行之所以青睞於做新樓盤貸款,主要是很多房地産項目已經是銀行開發貸的客戶,所以連帶個人房貸也都一起做了,其中蘊含的風險比較低。
  有媒體報道稱,今年以來,銷售業績下滑導致資金回籠較慢、融資難度的加大、開發貸和按揭貸的收緊,都令開發商的資金鏈進一步承壓。從高通智庫重點監測的品牌房企1月至6月的銷售目標達成率來看,多數落後於合理目標,完成進度約為全年的三分之一。
  另據統計,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産貸款和其他以房地産為抵押的貸款總額佔銀行各項貸款的四成左右,房地産市場波動將使銀行近四成的資産質量承受風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財政補貼房貸政策應慎用
不能輕易動用財政資金補貼房貸
"限購"松動 首套房貸利率未松綁
“限購”現松動 首套房貸利率未松綁
深圳農行房貸上浮5%-10%
 
頻道精選:
【思想】那些捂不住的地方債,該怎麼辦 2013-06-14
【讀書】新一代創業者和金融家進入社會主流 2014-08-05
【財智】新麗傳媒IPO欲解資金饑渴 2014-08-01
【深度】地方政府舉債招商未必有好果子吃 2014-08-05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