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屢屢落馬 退市迫近二重難熬
2014-07-25    作者:張健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國企高管再被查處 “正廳級”是官還是商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決定,依法對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梁景理(正廳級),以及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原紀檢組組長羅衛國(副廳級)等5人涉嫌受賄犯罪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證券日報》記者為此&&到柳鋼股份公司董秘班俊超,其向記者&&,公司方面並不知情,“三月份梁景理就因為貪污受賄問題被雙開了。具體什麼原因和中間細節我也不知道,梁景理出事被帶走後,集團就更換了董事長,他現在已經和柳鋼沒有關係了。”
  説個別董事長“晚節不保”,也無不妥;但是,一個又一個的國企高管被拉下馬,就值得深思了。看看檢察院的決定,董事長和黨委書記之後霍然在括號背後寫着“正廳級”,就不難明白,原來這不是“貪企”,而是貪官。國有企業為什麼沒有效率?為什麼屢屢出現窮廟富方丈?為什麼總幹賠本賺吆喝的事?説了半天,國有企業不像企業,企業高管並不是企業人,雖然現在不少企業打出了上市公司的護身符,但體制基本照舊,在缺乏有效監控機制的情況下,高管很難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被誘惑。

  *ST二重又面臨絕境 或成央企退市第二股?

  近日,具有退市風險的*ST二重發布了終止上市風險提示公告,而*ST國恒也於17日起正式開始暫停上市。在分析人士看來,多只暫停上市的股票面臨的退市風險都很大,其中,*ST二重今年扭虧的幾率很低。數據顯示,目前滬深兩市共有*ST鳳凰、*ST超日、*ST二重、*ST武鍋B、*ST國恒5家公司因連續三年虧損而被暫停上市。就目前情況來看,與其他披星戴帽的*ST公司相比,*ST二重或是目前市場最具有退市風險的一家央企。由於公司2011-2013年連續三年虧損,該公司股票已經於今年5月26日起暫停上市。*ST二重有可能成為繼長航油運退市後的第二家央企退市股。
  長油退市雖然還有餘波,但是退也就退了,央企退市第一股的步伐總算邁了出去。如今,*ST二重以及其他幾家股票,又站在了退市的邊緣,又讓監管層是否“動真格”面臨考驗。退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游戲規則的隨意改動,或讓已經有的規則名存實亡。在中國,監管層屢屢被稱讚“這次要動真格的了”,這話不知道是表揚還是挖苦,難道以前都是玩虛的嗎?所謂令行禁止,既然定了規則,就要執行,就要雷厲風行地貫徹,退市的規則訂下,不管企業背景多深,大股東多硬,該退市就請卷鋪蓋走人。

  唯恐被叫停競相進入 搶灘P2P又見投資熱

  一位網絡金融人士説,僅北京已經有7家上市公司前來諮詢P2P網絡借貸業務,他們都想組建自己的P2P平台。業內人士分析稱,上市公司之所以急於進入P2P,主要是擔心相關的監管政策&&後,P2P行業進入門檻被抬高,而且,P2P對於上市公司而言也是一個新的融資渠道,對其正面影響居多。而多家上市公司早已經開始布局P2P。上市公司之所以這麼急不可耐,主要是擔心監管政策&&後,對P2P設定准入門檻,央行一旦&&相應政策,可能會先治理現有的P2P平台,到時候再想新開P2P或許就要長時間等待,這樣一來上市公司的機會成本就會提高。
  所謂P2P金融,是指個人與個人間的小額借貸交易,一般需要借助電子商務金融網絡平台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係並完成相關交易手續。多數上市公司覬覦的就是這個電子金融平台。也毋需諱言,上市公司之所以看重P2P行業,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可以擺脫銀行束縛,二是有可能發展成為公司新的主營業務。這麼多年來,我們的市場始終沒有逃離“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企業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既然是實行市場經濟,就要對市場競爭有足夠的認識,競爭中難免出現混亂和過剩,而最終只能是優勝劣汰,在競爭的基礎上形成運行秩序。監管層要做的主要是制定透明和公正的游戲規則。

  水井坊中期業績虧損 “洋人”能否拯救白酒業

  7月18日,水井坊發布了2014年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億元至-1.4億元。伴隨着水井坊業績預告的發布,水井坊公司股價大幅下跌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發布業績公告的同時,董事會成員也發生了變化。多名原來全興係的高管辭職,而幾位外籍人士入選。通過人員更換,水井坊董事會中5位董事換成“洋班子”。
  水井坊困境難以在短期內逃脫,既有大環境的壓力,也有公司內部的問題。從大背景看,隨着中央各項規定的落實,特別是公款高消費的遭到禁止,幾乎所有高檔白酒都遇到了市場銷售問題,以高檔酒為主打的水井坊,自然也不免受到影響。另一方面,由“洋人”經營“國粹”——白酒,似乎也少有成功案例,儘管不少高管是有外籍身份的華人,但成功避免水土不服,也需要下大力氣。從釀酒行業看,中國人經營的幾家葡萄酒,如長城、張裕、王朝等,似乎還走得不錯;但外國人經營白酒,還真沒見令人耳目一新的案例。樂見“洋人”在白酒的困境中闖出一條新路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國企高管收入須規範透明
為國企高管市場化選聘叫好
國企高管市場化選聘還需配套改革
規範國企高管薪酬關鍵要厘清政商界限
光靠“辦法”監督不了國企高管
 
頻道精選:
【思想】解決企業融資難要標本兼治 2013-06-14
【讀書】砸碎束縛中國企業發展的十條枷鎖 2014-07-25
【財智】基金業遭遇“小時代”之痛 2014-07-25
【深度】MH17墜機加大世界經濟下行風險 2014-07-25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