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私募基金被正式納入監管,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然而,仍然有43隻私募産品遭遇提前清盤,多款産品的累計凈值低於0.7元。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宣布清算的投資權益類市場的私募達到90隻,其中提前清算的産品有43隻,佔比47.78%。而去年全年超過70隻産品提前清算,其中不少産品運作不滿1年,最短命的産品甚至不足1月。顯然,今年也是私募産品提前清算的“大年”。
具體來看,提前清算的43隻産品中,有20隻是2013年成立的,其中不少産品成立時間不足1年。從遭遇提前清盤的私募來看,大部分是由於凈值下跌觸發特別交易條款遭遇強制清倉。其中,不乏知名度較高的陽光私募産品,比如從容投資呂俊掌舵的從容成長5期,還有金中和的“華潤信託-金中和5期證券投資集合”、同威資産李馳的“中融信託-同威增值2期”等。
私募排排網分析師&&,私募提前清盤,除了業績不佳,觸及信託合同約定的平倉線外,還有三個原因,一是由於贖回導致規模過小,投顧要求清盤;二是利用老賬戶發行新産品;三是私募覺得市場疲弱,主動選擇清盤。今年清算的品種中也有不少凈值高於1元。
其實從歷史情況看,私募清盤也非常多。好買財富統計顯示,5年以來有超過千隻産品清盤,其中提前清算的數目達到296隻,幾乎佔據了1/3。其中不少知名陽光私募都曾提前清算,如林少立、常士杉、趙笑雲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少陽光私募産品於清盤線附近徘徊。數據顯示,截至最新一期凈值公告日,累計凈值低於0.7元的陽光私募達到66隻,佔全部2903隻産品的2.3%左右,而凈值在0.7至0.75元之間的陽光私募也達到28隻。其中,凈值最低的塔晶獅王2號,7月18日累計單位凈值為0.2888元。塔晶獅王、英大1號(第2期)、獵豹2號等6隻最新累計凈值都低於0.4元。
有業內人士&&,若市場繼續下跌,可能提前清算的私募産品還將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