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計劃”戛然而止。
2013年年初,四川省經濟工作會議上,川威集團同攀鋼、新希望、長虹、五糧液一起被確定為“全省重點培育發展的5個千億企業”中的一員。這個四川省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在過去的一年裏,不斷有利好消息傳出
一切顯得猝不及防。7月3日下午,在川威集團成渝釩鈦科技公司幹部大會上,川威集團被宣布實施“司法重整”。被給予厚望的鋼鐵企業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
據理財周報記者了解,截至2013年底,川威集團的累計債務已達到272億元。而受其數百億債務牽連的,包括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幾家主要融資銀行,其中在“釩資源綜合利用”一個項目的銀行貸款即高達32.7億元。此外,近2年其通過信託融資也從未間斷,包括中鐵、國民等三家信託公司融資總額亦超過11億元。
“川威集團的情況比較複雜,涉及到很多分公司,和許多銀行的借貸關係還未厘清,最快在周末或者下周給出答覆”。一位內江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向理財周報記者&&。
截至記者發稿時,有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當地政府正在積極協調,各家銀行也正在一道研究通過保持授信額度不變,延長貸款期限,降低貸款利率,調整産品結構,處置非核心資産等方式,幫助川威集團降低融資成本和負債規模。
折戟釩資源綜合利用,多家銀行受牽連
根據理財周報記者了解到的相關數據:2011年至2013年,川威集團資産規模由182億元增至362億元,增幅98.3%;與此同時,負債規模由103億元上升至272億元,增幅高達164%。
在272億元負債中,僅川威集團重點開發的“釩資源利用”一個項目負債就達100多億元。在7月3日的成渝釩鈦幹部大會上,明確提出了川威集團面臨的困境,其中最先被提及的就是:“成渝釩鈦修建新區時貸款100多億元,債務重,導致該公司財務費用高,加上都是短期貸款,引起資金緊張。”
理財周報記者&&到川威集團和被牽連的當地幾家銀行,以及當地政府宣傳部門,三方均未對此100多億元貸款做出説明。
實際上,從內江市政府網站與當地媒體的報道中已經可以看出個中端倪。
內江市政府、川威集團都對“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給予了很高的期望。據了解,釩資源項目建設集中在威遠縣連界工業園,該工業園目前以“川威集團為龍頭,以釩鈦資源精深加工為核心”。曾有媒體報道稱,“如果説,連界工業園區支撐了威遠縣工業經濟的半邊天,那麼,可以説釩鈦資源主導了該園區的産業發展。”
2012年到2013年,釩資源利用項目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該項目於2013年6月全面達産,將新增銷售收入250億元、利稅16億元、就業崗位5000個。
然而,川威集團並沒有在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上走出行業困境。數據顯示,2011年,川威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39億元,2012年為155億元,2013年飆升至254億元。相比之下,利潤總額卻並不樂觀。2011年,川威集團實現利潤總額5.54億元,2012年為7.20億元,2013年驟降為3.65億元。利潤降低、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債務問題凸顯出來。
公開資料顯示,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136億元,佔地5000余畝,而被寄予厚望的項目,最終還是未能逃過負債陰影。
“鋼鐵行業是一個敏感行業,現在行業整體不景氣,銀行又有大筆貸款在裏面,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銀行就會着急抽貸,一抽貸鋼廠就運行不下去。”一位銀行業內部人士向理財周報記者透露。
據了解,川威集團的主要融資銀行為中國銀行四川分行與民生銀行成都分行。記者調查發現,這兩家銀行與川威集團和“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都存在着千絲萬縷的&&。
2011年3月,民生銀行就與川威集團為“加強進一步溝通,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進行了洽談,並&&:“與川威更廣泛和深層次的合作,並將大力支持川威發展,實現雙方相互協作,共同成長。”
川威集團和中國銀行四川分行的關係同樣密切。它是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自十八大三中全會召開後簽定合作協議的第一家企業,同時是十大戰略夥伴之一。2011年6月,川威集團“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獲得銀團貸款總額為32.7億元,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作為牽頭行,提供18億元貸款支持,民生銀行成都分行也參與其中。
據記者了解,兩年後,中國銀行四川分行再次與川威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與川威集團關係密切的銀行還有國家開發銀行。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國開行四川省分行在內江市的授信總額為150億元,旨在促進內江産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2013年7月,國開行四川省分行與川威集團簽署了《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國開行將在未來5年內向川威集團意向融資50億元,主要投向新型城鎮化、市政設施、民生工程、文化旅游、園區設施、交通能源、重大産業及中小企業等領域。
另據內江日報的消息,國開行為川威集團有關項目提供貸款3.15億元,並支持釩鈦大道等基礎設施建設。記者從內江市政府網站了解到,去年10月,川威集團與9家知名企業簽署了金額達到305億元的合作協議,國家開發銀行為9家簽約單位之一。
“前兩年,銀監會就把鋼鐵行業列為風險敞口最大的高危行業之一。今年,鋼鐵行業成為重災區,行業産能嚴重過剩,利潤下滑,企業經營困難。鋼鐵行業貸款早就不是什麼優質資産,相反的這一部分是不良的高發區。”一名銀行內部人士透露。
不過,此次受債務重壓的川威集團也得到了銀監會的支持。在成渝釩鈦幹部大會上,特別強調經銀監會批准:所有銀行貸款按基準利率挂賬計息,不容許收貸。已收貸的應該繼續支持川威發展。
就在這次大會上,中行和民生兩家川威集團的主要融資銀行宣布了在近期各追加約10億元支持生産。有消息稱,中行已審批通過5.8億元。
兩年內信託融資至少11億
銀行之餘,信託公司亦被扯入川威集團債務棋局。
據統計,中鐵、國民、中泰三家信託公司各有一隻集合産品正在輸血川威集糰子公司,金額共計11.38億元。
2013年7月,國民信託成立“樂興4號信託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募集資金5億元,為貴州川威巨力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威巨力”)發放貸款,用於六盤水市鳳凰山城市綜合體BT項目建設。
時隔一年,川威巨力再次為同一項目融資。
今年6月,中泰信託發行“川威巨力應收賬款投資及回購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受讓川威巨力對新世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世紀公司”)的應收賬款。預計募資5億元,信託資金用於向上述項目支付工程款和裝修款
中泰信託産品實行分期募集,每期資金不低於3000萬元,目前已成立3期共計2.88億元。
資料顯示,該項目是六盤水市政府與川威集團簽署開發協議,約定項目建成後由六盤水市政府平台新世紀公司貨幣回購。
川威巨力是川威集團為開發該項目成立的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川威集團持股51%,為其控股股東。另外,德遠公司持股30%、匯宇公司持股19%。
記者拿到的一份該項目今年3月報表顯示,公司在城市綜合體項目中共將投入25.14億元,已完成投入17.69億元,目前現金餘額2.01億元,資金缺口5.44個億元。中泰信託産品所募資金恰好補充現有資金缺口。
上述産品的推介材料中描述,兩隻信託産品都以川威巨力的凈現金流為第一還款來源。其凈現金流即為新世紀公司對項目的回購款。
一位接近産品的人士向理財周報記者透露,在川威集團經營狀況不佳,負債纍纍的情況下,還有信託公司接這個項目,與項目有政府背書不無關係。
“市政府已將川威巨力BT項目的回購款納入了財政預算。融資方債務重整幾乎不會影響到政府合作項目。”上述人士&&。
另外,中泰信託産品還有新世紀公司持有的出讓性質的商業用地做抵押擔保,抵押物評估價值為12.76億元,抵押率50.17%。
值得注意的是,國民信託在風控上有新世紀公司提供的同一名稱土地抵押。具體抵押物同樣為新世紀公司持有的出讓性質商業用地,但該抵押物估值為10.76億元,抵押率是46%。
“樂興4號”産品經理對理財周報記者回應:“實際上該産品主要是與六盤水政府商談,最後還款也由政府完成,項目本身與川威集團債務關係不大。截至目前,産品在運行和兌付上尚未發現風險。政府方面對川威巨力的在建項目進度也未有異議。”
對於川威巨力股東方的債務重組,該産品經理&&,目前已經組織調查小組去川威集團進行情況調查,下周會對投資人出具調查結果。
而中鐵信託正好撞在槍口上。
在內江市政府披露的信息中,川威集團重整主要由於成渝釩鈦拓張過快,還貸壓力劇增,引起資金緊張。成渝釩鈦過百億貸款中,還包括部分信託資金。
中鐵信託去年2月發行集合信託計劃,向成渝釩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3.5億元信託貸款,用於成渝釩鈦新區修建。
上述人士分析:“債務重整對信託産品影響大小,要看信託計劃的風控措施。如果抵押物充足,信託保全退出就不是問題。”
風控措施上,中鐵項目有土地抵押和集團擔保兩項。成渝釩鈦將內江市市中區城西工業園區甜都大道C1、C2地塊抵押給中鐵信託。根據搜房網土地評估系統評估,兩地塊目前評估總價合計5.08億元,依此數字,抵押率約69%。
從目前中鐵信託披露的管理報告來看,到今年1季度,成渝釩鈦每個季度應付信託報酬尚正常支付。
除此之外,在川威集團“千億計劃”合作方中,中鐵信託也佔一席。
在2013年10月的“千億計劃”簽約儀式上,川威集團&&,未來5年內,將與國家開發銀行、中鐵信託進行各類金融産品創新及新型城鎮化建設合作,金額將達200億元。
中民投接盤?
身背數百億債務的川威集團,“千億計劃”的夢想或許並沒有破滅:一邊有銀監會力挺,防止在債務壓身時銀行抽貸,一邊又有中行、民生追加輸血支持生産;而更為重要的,是中民投的身影適時出現。
此前有消息稱,中民投在非金融板塊將設立三隻産業基金,其基金規模應不低於3000億元,鋼鐵、光伏、船舶三個板塊各1000億元。在鋼鐵板塊,中民投選擇四家民營鋼鐵公司作為其進行兼併重組和行業整合的平台。這四家公司分別為:方大集團、德龍鋼鐵集團、建龍集團和四川川威集團。中民投設想通過這些平台對過剩鋼鐵企業進行收購兼併,在全國掌控1億噸左右的鋼鐵産能。
記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2014年4月28日,在川威集團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進會》上,集團黨委辦公室主任、行政中心主任熊鷹提及了中民投的消息:“中民投相中川威,提供資金支持,集團公司將成為中民投兼併重組鋼鐵行業的平台之一。”
熊鷹的話算是川威集團對中民投有意進入川威消息的正面回應,但目前中民投在川威集團投資的進展情況還遠不明朗。從熊鷹的發言中,不難看出川威集團領導層對中民投並不排斥的態度。據了解,川威集團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川威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李和勝也出席了此次會議。
川威集團目前的資金需求和管理層對中民投的態度無疑會影響中民投接盤川威集團的可能性。
據了解,川威集團的前兩位股東分別是四川省鑫宏物資貿易有限公司和四川省鼎晟物貿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5.17%和21.9%,合計佔比47.07%。其它52.93%的股權掌握在包括王勁、楊先露、石銀軍、李和勝等12名自然人手裏,其中王勁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持有公司15.72%的股份,為第三大股東。此外,王勁還持有香港上市公司中國釩鈦磁鐵礦業有限公司30.6%的股份,楊先露、石銀軍、李和勝等為其一致行動人。
川威集團的司法重整,對於中民投來説可能是一個契機。不過上述內江市委宣傳部門工作人員&&:“最終川威集團是走破産還是會有其它什麼解決辦法,要看內江中院最後的審查結果。”
2014年3月初,海鑫鋼鐵停産。有消息稱,德龍鋼鐵第一時間前往海鑫鋼鐵調研,中民投有可能參與其中,但終因海鑫鋼鐵債務問題而擱淺。不同的是,川威集團被業內認為是中民投鋼鐵行業的並購平台之一,而中民投唯一一家信託股東中泰信託,此前曾活躍於川威集團的融資鏈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