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力斯“融資租賃”經營模式面臨政策風險
佔主營業務收入高達七成
2014-07-04   作者:記者 曾亮亮/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隨着6月27日武漢塞力斯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塞力斯”)進入證監會IPO預披露名單,醫療診斷業的一種商業營銷運作模式被曝光,但這一佔塞力斯主營業務收入高達七成的經營模式面臨政策風險。
  塞力斯招股書顯示,公司專注於醫療檢驗集約化營銷及服務業務、體外診斷産品的代理以及自主體外診斷産品的研發、生産和銷售,擬在上交所上市。財務數據顯示,2011年度、2012年度和2013年度,公司營收分別為1.9億元、2.83億元、3.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663萬元、3723萬元、5085萬元。
  招股書進一步解釋,塞力斯的商業營銷模式有兩類:一是當國內外診斷試劑廠家的一級代理商;二是從事醫療檢驗集約化營銷及服務業務,即公司與醫療機構簽訂中長期業務合同,約定在合同期內,公司向醫療機構提供體外診斷儀器供其使用,醫療機構向公司採購體外診斷試劑和耗材;同時,公司向其提供物流配送、培訓及技術支持、工程維護,醫學實驗室布局等多方面服務。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塞力斯第二類經營模式其實就是變相的“融資租賃”模式。招股書顯示,這項業務在塞力斯財報中所佔比例相當高。2011年、2012年、2013年,塞力斯醫療檢驗集約化營銷及服務業務收入分別為7541萬元、1.5億元、2.7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9.36%、56.13%和70.78%,佔比呈逐年增加趨勢。
  “醫療檢驗集約化營銷及服務業務有助於提高醫療機構整體設備水平,降低醫療機構投資與採購、運營成本和運營風險,提高檢測質量以及採購效率。”招股書稱,公司看好這一經營模式。因此在募投項目4億元的資金中,塞力斯安排了2.3億元繼續用於該項業務的開展。
  一家藥企高管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在醫學檢驗和診斷公司中流行三种經營模式。一是公司自建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承接體檢公司、小醫院的業務;二是投資醫院,共同建設檢驗科室;三是如塞力斯這種給檢驗科室設備、提供診斷試劑服務模式。
  “塞力斯這種模式的確來錢最快,但蘊藏了極大的政策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上述高管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租賃診斷設備給醫院,醫院覺得這不是自己的,盈利分成後大頭不歸醫院所得,隨着醫院領導的變更,這種合作形式有隨時被叫停的風險。
  “而最關鍵的是政策風險。塞力斯這一模式在打政策擦邊球,衞生主管部門曾反對醫院搞‘院中院’。儘管他們目前放任這一模式,但未來説不定哪天監管收緊,什麼合同都要終止。”他説,自己公司以前也想從事這項業務,最後考慮到未來政策風險、承擔醫療糾紛等問題,放棄了這一短期利好的商業模式。
  此外,塞力斯招股書還提到公司很早就從事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産業務。但《經濟參考報》記者查閱招股書發現,2013年公司自産試劑、耗材銷售2307萬元,佔比僅為5.88%,“公司自主産品儘管發展較早,但是收入佔比不高”。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塞力斯無心從事診斷試劑的研發和生産。在4億元的募投項目中,塞力斯僅安排了2000多萬元的募集資金從事凝血類體外診斷試劑生産技術改造建設項目。
  《經濟參考報》記者7月3日就上述問題致電塞力斯,該公司否認與醫院有合作經營以及經營後利潤分成情形,稱“我們只是醫院的供應商,與院中院模式無關,租賃經營是國家法律法規認可的一种經營方式”。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宜信普惠首推小微融資租賃 2013-10-11
工行副行長: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仍面臨四大挑戰 2013-06-14
蔡鄂生:融資租賃業立法條件已成熟 2013-03-07
海航係六公司被訴 6億融資租賃合同起糾紛 2013-01-22
龐大因融資租賃業務陷糾紛漩渦 2012-08-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