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莫言早期短篇小説代表作《蒼蠅 門牙》手稿被報道將在北京歌德拍賣有限公司上拍後,莫言叫停此事,希望委託人趙慶偉能歸還手稿並捐贈給現代文學館保存。對於手稿拍賣頻出風波,業內專家指出,法律的空白是引起糾紛不斷的重要原因,是一場關乎“情”與“理”的博弈。
獨特研究價值受藏家青睞
近幾年,手稿的表現引人注目,成為了藝術品市場的搶手貨和重要的收藏門類。作者在創作時的特性、筆跡都能夠清晰地在紙張上表現,其文學成就、氣質、精神、生活狀況等都可以得到進一步研究。此外,紙張、墨跡等也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珍貴的歷史內涵不言而喻,中國嘉德、北京匡時、上海朵雲軒、西泠拍賣等各大拍賣行紛紛蒐集有關手稿呈現給市場。
對於手稿的藝術價值,中國嘉德古籍善本、碑帖法書部總經理拓曉堂認為,首先手稿從文物角度來講是屬於孤本,手稿與原作之間會存在差異,對於研究作者最初的構思具有很大幫助;其次,文章排版與原稿可能會有&&,在校對時也有一定的幫助。“此外,隨着電腦的應用,手稿會越來越少,它的稀缺性會逐漸顯現。”拓曉堂説。
歌德拍賣董事總裁王曉文&&,手稿是珍稀的文化財産,如果藏家沒有搶救這些手稿,價值損失是無法估量的。“推出專場拍賣是希望能夠更好地保護手稿、保護文化,通過市場行為讓其産生一個合理的價值,引起大家對手稿的重視。”
手稿拍賣法規待健全
而對於近兩年頻出的手稿糾紛,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由於法律不健全所導致的。王曉文指出,手稿與信札存在區別,信札更多地涉及通信往來,涉及個人隱私或者不為人知的事情,而手稿大部分是發表過的內容,不存在隱私。從法律來看,涉及物權和著作權的歸屬問題。“但是目前拍賣中相關法律還是空白,西方手稿拍賣存在多年,是因為它解決了這樣的問題。在中國,手稿拍賣還屬新興門類,隨着市場逐漸正規化,以及法律的健全,這些問題都會解決。”王曉文説。
對於手稿的物權問題,拓曉堂認為,首先要明確手稿是何時流散出來的,收藏家又是何時收藏的。“從法律角度來講,現在法律不能追溯以前的行為。是否有充足的法律依據,這是應該研究和商討的問題。”
雖然手稿逐漸在市場中吸引藏家眼球,但是風波頻出的糾紛以及價格遠不及書畫行情,令拍賣行的一些人士&&“吃力不討好”。對於手稿拍賣風波頻出,拓曉堂認為,這對未來拍賣行徵集手稿拍賣會有一定的影響。
王曉文則&&,此次莫言手稿撤拍會對未來手稿上拍有警示作用。“首先會讓出版社、藏家以及拍賣行等對手稿的保護更加重視,其次會引發業內對相關法律健全的呼籲,促進相關法律法規的&&。但我對未來手稿拍賣的前景還是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