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股大起大落背後的邏輯
2014-06-23   作者:孫建波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科技類股票的誕生源自於以計算機為首的技術創新。中國的科技股群落也自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後悄然萌芽並發展壯大。目前,信息技術産業已成為我國新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預計到2020年,傳媒産業總産值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5%以上,成為戰略支柱性産業。
    自2000年至今將近15個年頭,我國的科技類股票收益率如何呢?我們將信息技術類公司全部提取出來,一共145隻股票,將其分為三個時間段,來研究每個時間段漲幅最高的十隻股票的特點。我們會發現中國科技股走勢的三個特點:
    第一,科技股的漲幅由最初的計算機應用逐步向互聯網、傳媒變遷;第二,這三個時期漲幅前十名科技類公司的重復率極其低,30隻股票中只有2隻重合,意味着中國科技股的漲幅往往只能維持在一個時間段內,而無法持續上漲;第三,科技股一個時間內的漲幅就奠定了其較長時間內的漲幅程度,表明在過了成長期後公司股價沒有繼續出現大幅上升。

    中國科技股三大指標特徵

    為了更好了解中國科技股走勢與指標之間的關係,我們選取四個時間段的漲幅第一的公司作為研究對象來分析。
    (1)財務數據增長是股價上升的催化劑。
    財務數據的變化大致與股價走勢一致,因此財務數據只是支持股價上升的催化劑。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看到財務數據影響股價走勢的三大特徵:第一,中國科技類公司業績變動趨勢過於劇烈;第二,中國科技類公司往往會出現股價先於業績增長的特點;第三,中國科技類公司財務增速也出現高位回落的趨勢;第四,部分股價漲幅較高的公司業績並不可觀。
    (2)中國科技類公司爆發前市值不超過100億元。
    我們發現美國科技股在股價爆發之前的科技股市值均不超過100億美元。無獨有偶,中國科技類公司在爆發前也符合此規律。我們抽取的4傢具有高成長性的科技類公司,其股價爆發前市值不超過100億人民幣。意味着,小市值公司對於成長股投資者更受青睞。
    (3)中國科技股基本遵循市銷率原則。
    我們發現美國科技股的買賣時機可以用市銷率的規律進行判斷,但中國的則不然。首先主要表現在兩個特徵上:
    第一,中國科技股的市銷率普遍較高。根據板塊比較,我們發現信息技術和傳媒類公司的平均市銷率高於大盤整體,維持在1-5區間;第二,漲幅高的公司其市銷率更大,往往在4以上;第三,市銷率只有在4以下才具有較安全的投資價值。
    理論上,市銷率是用以判斷高科技企業最好的指標之一,既可以剔除那些市盈率很低但主營業務又沒有核心競爭力,主要靠非經常性損益增加利潤的股票,又有助於考察公司收益基礎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有效把握其收益的質量。因此市銷率越低,説明該公司目前的投資價值越大。
    換言之,中國科技股市銷率如此大的原因是其市盈率過大而收入過小所造成的。所以嚴格來説,中國科技股的風險較美國大。但這並不乏有好的投資機會和投資標的,例如漲幅較高的4家公司,每當市銷率跌至4以下,都會出現股價大幅上升的機會,當然,前提條件是其利潤足以放大。

    中國科技股為何易大漲大跌

    中國經濟的發展路徑和發展模式與東亞國家極為相似,日本經驗對中國更具指導意見。我們認為中國科技類成長股票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第一,企業在萌芽階段營收和現金流情況不甚理想;第二,進入産品的發展期,公司業績會出現爆發式增長,但業績也會出現較大的變動;第三,由於是技術追隨型公司,因此産品的壁壘不高,受系統性風險影響較大。
    我們以蘋果産業鏈為例來進行説明。現在大街小巷上,隨處都可以看到蘋果手機的身影。從它淪為“街機”的過程中,我們不難想象,蘋果公司這兩年從我們手裏賺了多少銀子,因此其股價嘩嘩地上漲。當然,理論上,作為蘋果的供應商,其業績也會隨着其供給量的增長而上升。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公司始終是蘋果的供應商。
    我們以兩個蘋果的供應商安潔科技和萊寶高科舉例説明。2007年1月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萊寶高科,是我國最早進入觸摸屏産業的公司,人稱A股觸摸屏的龍頭。公司最主要的産品就是觸摸屏的顯示材料,換句話説,萊寶高科就是顯示屏和觸摸屏生産廠商的上游企業。公司之所以能和蘋果扯上關係,是通過一家名叫宸鴻集團的中國台灣企業。2005年成立的宸鴻集團,是蘋果iPhone和iPad觸摸屏面板最大的供應商,公司有六成的營業收入來自於蘋果。而宸鴻集團又是萊寶高科顯示材料的最大客戶,最高的時候,萊寶高科超過52%的産品供應給宸鴻集團。就這樣,萊寶高科和蘋果攀上了關係。
    相較於萊寶高科的高調,安潔科技在2011年底才正式登陸資本市場。其是國內專注於筆記本、平板電腦即手機功能性器件的龍頭公司,進入了蘋果、惠普等國際一線品牌的供應鏈。
    那麼,這種與蘋果的供應關係給萊寶高科和安潔科技到底帶來了什麼呢?
    第一,股價跟隨蘋果股價及銷量的上升而上漲,但漲幅及穩定度較蘋果低;第二,凈利潤規模與增速均低於蘋果,由於是供應商的關係,因此增速先於蘋果下滑;第三,萊寶高科和安潔科技的市盈率和市銷率都較高,也符合中國科技股的一般特點。
    在研究中,我們會留意到一個現象,即面臨大致相同的環境和背景,萊寶高科的股價波動較安潔科技劇烈,且在2000-2010年大幅上漲過後立即快速下跌,安潔科技直至2012年仍與蘋果一道保持了上漲趨勢。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認為,有以下幾種可能:
    第一,2009年是蘋果iPhone4造勢的年份,並於2010年4月上市。作為蘋果最成功的一款機型,無論是蘋果還是其供應商都受到市場的追捧,因此股價快速上漲。而結合中國科技股高市盈率(PE)的特點,萊寶高科漲幅高於蘋果也能夠理解;而當時安潔科技尚未上市,因此錯過了爆炒蘋果主題的機會。
    第二,2012年蘋果iPhone5面世,而在發布會上萊寶高科被淘汰出蘋果供應商之列。意味着萊寶高科不能繼續享受蘋果主題帶來的高景氣度,其股價重回依賴其自身業績增長的軌道上,因此前期過度上漲後,必然面臨較大的價值回歸壓力。
    第三,核心技術是關鍵。相較其它電子元件製造商,安潔科技最大的優勢不僅僅在於其創新能力,更多是其研發團隊還能切入到大客戶的新産品前期設計中,提高公司在下游客戶中的依賴度,因此安潔的下游大客戶數量和質量都非常好,包括蘋果、惠普、摩托羅拉、華碩等,並且有助於公司維持較高的毛利率水平。正是因為核心技術的保障,使得安潔科技不僅成功拿下iPhone5的訂單,還繼續參與iPhone6、iWatch等産品的供應,並能享受産品利潤、價值和份額三重因素提高帶來的高增長。相比之下,安潔科技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寵兒。
    從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科技股呈現出頭肩頂形態是有其自身的原因的:
    第一,科技股沒有傳承性,除非行業龍頭公司,追隨者股價在經歷了快速上升後必然快速下降。作為科技類的追隨者,中國科技股大漲大落是一個普遍的規律;第二,中國科技類公司的市銷率過高,風險過大,一旦系統性風險上升則會出現恐慌性下跌;第三,中國科技類公司核心技術把控程度不高,容易受海外訂單影響,繼而對股價造成一定的不確定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美科技股多空分歧加劇 2014-04-24
科技股頹勢致美股下跌 2014-04-09
永太科技股權激勵門檻過低 被指為高管發“紅包” 2014-01-17
博聞科技股權轉讓探秘:審計報告或嚴重不實 2013-12-18
港資市場吃着內銀股盯着科技股 2013-11-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