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革命重塑汽車業運營邏輯
2014-06-19   作者:羅清啟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近來,新能源汽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沃爾沃、大眾、豐田等全球汽車“大佬”大力布局該領域,在産品開發和市場推廣上掀起新一輪競爭。與此同時,各國政府也陸續&&相關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車,這預示着新能源汽車駛入産業化發展的“快車道”。隨着汽車行業掀起新能源革命,這場全新的産業變革不僅將改變汽車行業的産品結構,更重要的是帶來汽車業發展邏輯的顛覆。

  跳出“工業思維”邏輯

  作為社會發展現代化的標誌性産品之一,汽車業的發展不僅成為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尺度,同時也在世界經濟産業鏈條中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成為推動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源泉之一。
  從某種程度上講,汽車的演進或者説是汽車車輪的變革推動着人類的進步,而這背後又代表了其動力系統持續優化的進程。在汽車發展史上,汽車動力系統經歷了蒸汽機、內燃機和電動系統的發展時代,從其驅動力和産生的效用來看,前兩者可以看做是工業時代的産物,電動系統則是互聯網時代的産物,因為它不再單純發揮“功能”的效用,而是更多地為人們提供智能環保等更高層次的體驗需求。
  在工業經濟時代,人們需要以更少的成本換取更快的速度和更遠的距離,這造就了傳統汽車的關注點主要集中於研發出功率更大、更節油的發動機上。進入體驗經濟時代,人們對汽車本身的功能性需求已經不可能發生顛覆性變化,因為當前汽車在外觀、舒適度、速度等基本指標上已經近乎極致,環保、安全、智能體驗如今正成為人們對汽車産品的附加性需求,而這些需求集合而成的便是互聯網時代用戶對汽車産品迭代體驗需求。
  而要構建這種迭代的使用體驗,汽車企業首先要做的就是徹底顛覆工業時代的思維邏輯,將目光轉移到創新用戶體驗上。從目前市場上看,沃爾沃創新推出了汽油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集純電動、混動、性能三種駕駛模式於一身,兼顧用戶的駕駛樂趣與卓越的環保性能。由此看來,在純電動車市場和基礎設施建設尚未成熟的情況下,此汽車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産業化的最大“助推器”,成為整個行業創新思維的探索的先驅。

  汽車産業生態將被重塑

  與傳統汽車産業鏈相比,新能源汽車打破了由供應商、整車廠和售後服務組成的串聯産業鏈,形成了以用戶需求為核心,涵蓋整車廠、IT服務供應商、電池、電機、新能源在內的並聯生態圈,這些汽車産業資源要素以用戶需求為中心重新進行配置,達成最優解決方案。由此,汽車産業正形成新的發展生態。
  事實上,汽車産業的這種産業鏈發展生態的顛覆集中反映了整個産業的互聯網化變革,因為互聯網思維的關鍵就在於開放,而這種開放首先就是要面向用戶,以用戶為中心進行産品研發和生産,其次則是對其他企業開放,相關企業通過整合産業鏈相關資源與利益攸關方根據市場需求做出及時調整,從而根據消費者需求研製産品。
  所以説,當前汽車行業最大的變化不是體現在産品上,因為産品是冷冰冰的終端,如果沒有在交易環節實現變現就只能是企業的負債,只有將用戶真正開放進入産業鏈環節,整個産業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對汽車産品而言,借助互聯網應用,消費者、汽車與行駛環境間可以形成即時通訊,而這種通訊背後帶來的就是用戶需求的廣泛接入,這幾乎是此前汽車行業所無法企及的幻想。
  就像當前沃爾沃推出的新能源汽車,通過應用高效的Drive-E“E驅智能科技”以及全新的智能技術,形成了綠色、智能的全新駕駛體驗。未來基於智能技術應用,消費者可以獲知可行駛里程內的充電站信息,從而更好地規劃行程,提前預約充電服務。另外,汽車還可通過智能傳感器對上下坡怎麼充電、放電進行管理,讓人們享受到更綠色環保、安全的駕駛體驗。
  在互聯網經濟席捲全球産業界的背景下,當前汽車産業迎來的發展變革顯然將顛覆原有的産業發展邏輯以及發展格局。從汽車産業發展沿革歷史看,在經歷了從歐洲到美國再到日本的主導權更迭,隨着以沃爾沃為代表的中國本土汽車企業的快速發展,中國有望成為下一個時代的引領者。在新技術、新市場帶來新格局的情況下,發展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經之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在新能源革命中中國可以領先世界 2013-11-20
電動汽車産業化仍面臨多重障礙 2012-09-27
國務院通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規劃 2012-04-19
從新能源革命看未來生態城市 2011-11-03
迎接全球新能源革命的機遇與挑戰
2009-05-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