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投資獲青睞 混合基金募集劍指新股
2014-05-27   作者:搜狐基金  來源:投資快報
分享到:
【字號

    截止5月19日,共有22隻産品正在發行,其中股票型基金10隻、混合型基金6隻,另有4隻債券型基金和2隻貨幣市場基金産品。
  公募基金所發的股票型基金中,7隻為指數型基金,基金管理人士指出,當前的市場下,被動型投資更適合“抄底”。在發産品種類中,混合型基金募集規模領先其他類型,則更多在於“打新”的優勢。

  公募愛“被動投資”

  縱觀5月,A股市場窄幅震蕩,儘管下半月開始,滬深300指數反彈0.88%,前半月滬深300指數期間小幅下跌0.68%,中證500指數小幅下跌0.90%。不過,這期間基金髮行設立情況卻依舊紅火。
  綜合來看,面對市場寬幅震蕩中投資難度的加大,基金經理們逐漸開始陸續回避主動投資類的股票型基金産品,進而轉向被動投資類行業指數型基金。巴菲特在今年致股東的信中毫不避諱地回應稱,若立遺囑,其名下90%的現金將讓託管人購買指數基金。
  在發的10隻股票型基金中7隻指數型産品,除去國壽安保基金旗下的一隻跟蹤滬深300指數的基金産品以外,另外6隻産品均跟蹤消費、環保、醫藥、地産、軍工等等不同的行業指數,且以嘉實旗下的指數型産品數量最多,共計3隻正在發行。
  嘉實目前主推的,即ETF、中證醫藥衞生ETF、中證金融地産ETF三個。
  嘉實基金(博客,微博)首席培訓師、電子商務部總監簡斌向《投資快報》記者介紹稱,嘉實選擇在這個時點推指數基金主要基於底部區域,賺錢概率大的判斷。“我們認為見底有很多方面的依據,其一銀行發優先股、限制做空,2000點左右管理層不斷推出政策穩定市場情緒,其次我們認為,經濟不像市場擔憂的衰退,而是政府有意為之的調整結構舉措,可控的風險有限,市場情緒悲觀過度。客觀上資金價格也出現回落。再看市場方面,QFII倉位創下6年新高,大幅加倉,這樣的情況在2005年10月左右也曾出現;同期産業資本增持量也創下歷史新高。”
  簡斌透露,推出以上三個行業ETF,金融地産板塊牛市初期漲幅較好,彈性最大,醫藥和消費都是跟生活密切相關,但目前縱向對比估值較低,隨着生活水平提高,長期看在國民經濟中佔比必將提升。

  “打新”成混合型基金主要訴求

  當期正在發行的6隻混合型基金,分別為:東方紅産業、靈活配置、富國天盛靈活配置、中國夢靈活配置、華安安順、中海積極混合。
  《投資快報》記者注意到,本期募集的多種基金中,也出現了以“打新”為賣點的量化基金—華商新量化靈活配置,該産品股票投資比例為基金資産的0%-95%,同時,也有望參與下半年IPO的盛宴。
  根據招募説明書,華商新量化“打新”多少有些劍走偏鋒,其“主業”,更多的是採用自主開發的量化系統風險判定模型對中短期市場的系統性風險進行判斷,從而決定基金在股票、債券和現金等金融工具上的投資比例,並充分利用股指期貨作為對衝工具。
  凱石工場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該類基金具有一定的打新便利,當然也與其較大範圍的倉位波動可能性有關,整體相對靈活的投資風格更加契合當前震蕩波動的格局。而且從打新成功率來説,規模不宜太大,否則打新收益會被攤薄。以今年首輪打新王—國聯安安心成長基金為例,因其多次打新得手,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申購,使得規模迅速膨脹,攤薄了基金收益。
  從上一輪IPO的歷史數據看,混合型基金的打新傾向較強。有17隻基金打中4隻以上新股,其中混合型基金佔據7席,領先於其他各類基金。這主要是由於往年的打新主力債基被禁止參與。
  從實際的受歡迎程度來看,混合型基金當期整體取得了不錯的募資效果,5隻成立的産品合計募資48億元。
  預計隨着IPO的再次開閘,可參與打新的混合-靈活型産品將繼續受到資金的追捧。5月上半月公告前期遞交申請材料的共13隻基金産品獲得受理。具體來看,獲得受理的産品種類依舊豐富,不過貨幣型品種的數量佔比有所上升。其中股票型3隻、混合型3隻、債券型3隻、貨幣型4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海保本混合基金今起發行 2012-05-07
國泰保本混合基金獲批 2011-03-09
中銀藍籌混合基金獲准發行 2009-12-25
銀華保本增值混合基金每10份擬派發0.5元 2009-06-26
混合基金漸成市場熱點 2009-06-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