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樣,就職於國內一家知名股份制商行同業部市場的楊宇(化名),一天的工作從習慣性進入“同業業務”QQ群開始。他2012年入行,去年非標業務最瘋狂期間,楊宇游走於線上線下,一度是圈子裏的交易“紅人”。不過今年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
隨着一行三會和外管局聯合發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又稱“127號文”),銀監會下發《關於規範商業銀行同業業務治理的通知》(又稱“140號文”),楊宇不再對群裏的非標項目做出回應,偶爾有金融中介&&,他只稱“暫時只接資金類業務”。
“停是要停的,只是怎麼停,停了後怎麼做?”眼下,楊宇和同事正在等待總行的態度。《金證券》記者獲悉,過去一週興業、招行、民生等幾家主要股份制商行總行頻繁開會商討對策,目前行內尚未形成一致意見。此外,銀監會可能再發文進一步約束城商行同業業務。
致命127號文
非標業務2012年的興起,肇始於股份制銀行。股份制商行同業部門紛紛招兵買馬組建團隊,楊宇就在那時進入同業部門,涉足銀行非標業務。
所謂非標業務,簡單説,就是在銀行間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市場掛牌交易以外的資産項目,由於這兩年發展迅猛,非標業務幾乎成為同業業務的代名詞。2012年以來,銀行表內非標業務擴張迅速,尤其是買入返售類的非標業務增加明顯,導致貨幣和信用的擴張脫離監管。
楊宇對《金證券》記者回憶説,2012年年末開始感覺到監管部門在關注這一塊,“當時監管部門通過會議、座談放出看法,一般行裏領導例會傳達一下就完了,我們沒怎麼放在心上。”
2013年3月25日,銀監會下發《中國銀監會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8號文”),首次對銀行的非標業務亮明意見。
當時對於8號文的理解是主要堵規模。楊宇告訴《金證券》記者,“8號文下來後,業內想了兩個辦法來應對:一個是一邊做非標一邊買債券,不讓買入的非標和債券的比差太大,相當於你想擴大分子,就得擴大分母,這樣才能保證最後的比值是差不多的;另一個是通過同業存款、抽屜協議等隱性的方式來做。”
“之前傳9號文要下發,大家猜測是銀監會發布,預估不會太嚴,也沒有想太多。但沒想是由央行牽的頭,127號文直接限制和叫停了。”楊宇對《金證券》記者説。
戒毒“鴉片”
目前,銀行同業業務中,非標業務佔了大頭,而非標業務中又以買入返售模式為主。
楊宇對《金證券》記者透露,一單買入返售業務的利潤空間大概在50%-100%,這是買入返售被稱為同業“鴉片”的重要原因。不論是買入返售還是其他非標業務,此前在計提方式上,都是按照25%的標準計提風險權重,而不是按照信貸類的100%來計提。“這樣一來,杠桿就被放大了。”
而根據107號文,買入返售業務實質上被叫停,而非標業務的計提方式也被重新要求。
“可以講,非標最大的兩個賣點已經沒有了。”楊宇説。
他告訴《金證券》記者,過去一週,自己供職的銀行基本暫停了買入返售業務,但是一些金融中介、城商行同業部的人仍會在“同業業務”群中發布一些買入返售項目信息,“我們被要求暫時只能做如同業拆借這樣的資金類業務”。
銀行謀變
銀行方面並非無所作為。《金證券》記者獲悉,近幾日興業、招行、民生等幾家主要股份制商行總行頻繁開會商討應對策略。
興業銀行同業部人士&&,“領導層很淡定”;招商銀行同業部人士稱,“應該就這幾天吧,總行會傳達一下意見”;民生銀行相關人士則&&,非標業務人員會感覺到一段迷茫期。
招商證券銀行業分析師肖立強在公開評論中也&&,商業銀行未來要怎麼開展相關的業務,目前還不清楚。
“一些高風險的業務不能做了,但是買入返售的方式還是會借鑒的。”楊宇根據多年非標業務經驗如此判斷。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買入返售業務暫停,銀行間資金類業務增加,市場金融中介反映,這兩天資金類項目出現走高的趨勢。而楊宇所在的“同業業務”QQ群中,也有同業的業務人員轉投資管部門,開始賣力推薦債券類項目。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銀行會怎麼再“創新”?
監管重點
此外,《金證券》記者本週從銀行業消息人士口中獲悉,銀監會可能再發文進一步約束城商行同業業務。
消息人士&&,上周發布的127號文和140號文雖然給予銀行同業業務一記監管重拳,但也給銀行同業業務的整理與回歸留下了一些空間,其中之一便是“沒有時間上的要求”。
消息人士補充,2013年以來城商行在“買入返售”業務中異常激進,隱藏的風險也最難判斷,下一步城商行的同業業務肯定是監管重點。
根據此前部分城商行披露的財報,多家城商行非標業務規模接近同期貸款餘額規模兩倍之多。周四,國內一位城商行人士告訴《金證券》記者,從近期動作看,長沙銀行、天津銀行以及北京銀行壓力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