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數據向好、美聯儲逐漸退出QE不能帶動美元走強?幾乎所有人都在尋找美元貶值的原因中缺失的關鍵一環。
歐元區呈現資本流入、貿易盈餘,且關於歐版QE,歐洲央行總是説的太多,做的太少,如果考慮到這些,歐元/美元的升值或許可以理解,但是為何美元幾乎對所有主要貨幣都在下滑?如果説全球升息預期增強,那也不通,因為從歷史數據上看,全球升息之時美元多數也會跟着走強。當前美元着實令人費解。
對此,野村證券在今日的報告中提出了三點可能的理論:
1.美元持續下行可能由於美國國內流動性持續創造,並且2014年美國股市未能吸收足夠的流動性造成的,
2.美元因低波動性依然是套利交易的主要融資貨幣之一,隨着套利交易捲土重來(大量借入美元然後賣出)導致美元貶值。
3.美元近期貶值可能是因為前瞻度較高的投資者削減風險的舉措造成的,因一些更廣泛層面上的問題。
摩根士丹利外在周二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債收益率持續受到抑制,沒有回升,可能因為投資經理人從股市轉去債市,這是美元當前表現疲軟的一大原因。
美國目前的復蘇主要是受益於需求端,不是供給端;經濟增長的組成要素和增長程度一樣重要,投資有較高的貢獻,才能支撐美元。
報告並顯示,美股下跌,伴隨着下跌的美債收益率料讓美元/日元有額外賣壓的潛力,一旦跌破3月初101.2的低點,將開啟進一步下跌的機會。
關於美元,高盛近日在報告中指出,在非農等美國經濟數據向好的情況下,美元不漲反跌可能是由於中國的外匯儲備正在對美債採取類似“扭轉操作”即賣出短期債券,買入長期債券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