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對IPO重啟的恐懼,最近A股市場連續下跌,創業板指更是“弱不禁風”,一路跌破1300點。但眾多機構卻認為,市場對IPO重啟的恐懼是非理性的,無論是從宏觀經濟基本面還是從市場改革創新的角度看,A股市場尤其是創業板已是非常具有投資價值。比如,A股市場的“國家隊”——社保基金即在今年一季度大舉增倉創業板,股票型基金創業板超配比例則創下了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一季度,社保基金大膽加倉A股,318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出現了社保基金身影,持股市值較去年年底增加61.5億元,其中有93隻股票是社保基金新進入的。在社保基金新進的93隻個股中,主板市場僅29隻,而創業板和中小板分別佔據了36隻和28隻。而從行業來看,這些新進個股主要集中於軟體與服務、技術硬體和設備、食品飲料、醫療等領域,也有一些布局汽車等消費板塊。
興業證券最新研究報告指出,2014年一季度末主動股票型基金的重倉股板塊配置呈現超配創業板、中小板的特徵。其中基金重倉股中,中小板和創業板類股票的持倉市值佔比分別為22%和17.6%,超配6%和10.6%。相比2013年第四季度中小板超配比例微幅上升0.14%,創業板大幅上升3.13%。
社保基金和股基看好創業板是有充足理由的。因為正處於轉型升級中的中國經濟,需要創業板來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儘管上交所準備推出戰略性新興産業板,但與不同交易所不同板塊企業性質的差別還是會非常明顯的,市場完全沒有必要擔憂創業板的市場地位會被上交所搶去。
另外,作為長期資金代表的社保基金還有相當大的入市空間。4月28日,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通報了該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使用情況:2011年至2013年成都市城鄉九項社會保險基金累計收入達到1805.95億元,支出1211.12億元,3年收支結餘為594.83億元,歷年累計結餘達到1125.59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114.89%。按照有關規定,成都市社保基金只能在國家指定的國有商業銀行存放,不能用於投資和營運。銀行存款平均收益率約2%,低於同期CPI3.2%的漲幅,社保基金事實上存在貶值的問題。
隨着各地社會保險基金使用情況的陸續披露,其保值增值問題又將成為市場討論的熱點。據了解,社會保險資金入市的問題相關部門一直在推進中。
最後,消除投資者對IPO及IPO規則調整的恐懼,僅有長期資金入市對衝是不夠的,需要監管層向市場釋放更明確的信號,同時要促進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具體措施盡快&&,比如集體訴訟機制等,以及産業資本和風投的減持行為(統計顯示,5月份創業板限售股上市數量為17億股,以上周五收盤價計算,市值近300億元,分別位列2014年月度解禁規模的第一位和第三位。這被市場看作是創業板指下跌的理由之一),給二級市場投資者以信心。唯有如此,創業板乃至整個A股市場才能走上健康發展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