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深滬交易所有關融資融券的最新數據,目前A股融資餘額高達3761億元,其中滬市佔大頭,融資餘額約為深市的兩倍。融券在兩融市場中的比例依然非常小,佔比不到一成。
融資規模持續擴大,分月度來看,近年來從未下降過。去年以來,融資規模除去年5月、今年2月的月度新增餘額超過300億元外,其餘月份多為新增100多億、200多億元,這與A股不論上證指數還是創業板指數的步調顯得很不一致。
以藍籌股為主體的兩融市場,融資規模從去年初的800余億元以每月增長約200億元的速度膨脹至今,但藍籌股群體並無相應漲幅,日漸龐大的融資餘額到底意味着什麼?
從龐大融資餘額的形成過程看,追漲和補倉都容易形成沉澱。目前融資餘額最高的是中國平安,達到97億元。去年1月初中國平安融資餘額尚在12億元左右,股價在2月份達到本輪行情的高點53.27元,融資餘額當月同步放大到20多億元。但之後到去年7月,在連續5個月下跌的過程中,中國平安的融資餘額逐階上升至30億、40億元、50億元;從去年8月起,其連續5個月月線收紅的過程中,融資餘額又逐階上升至60億、70億、80億元,今年前三個月月線連續收綠,融資餘額則繼續突破90億元,本月一度突破100億元。
融資餘額較大的個股,一大特點是一旦融資額放大,不論後市漲跌,規模再難縮小,包括一些融資交易對個股階段走勢影響顯著的個股。比如中國重工,去年上半年融資餘額長期徘徊在數億元的規模,9月突然從不足3億元暴增到15億元以上,當月股價也大漲35%,融資盤對股價的推動作用非常明顯;之後股價沒能繼續保持強勢,但融資盤依然上升,即便在股價回調時,融資餘額再也沒低過15億元,目前近19億元,股價則沒再回到去年9月高點。
可以説,中國平安、中國重工是兩融市場的縮影。A股融資餘額最大的前五十名,大部分是融資餘額持續放大的,這些個股又大部分屬於既無熱門故事可講又缺乏業績想象空間的藍籌股。
目前A股融資餘額最大的前十名,八席是金融股。傳統藍籌股佔兩融市場大頭的局面一直保持着,而藍籌股融資餘額不論大盤漲跌,整體上持續擴大。分析人士認為,這反映了市場上的兩種情緒,一是對藍籌股行情的期待,二是未能盈利的融資盤在等待解套;特別是下跌時反而新增融資餘額更大,這種情形明顯地反映了市場部分投資者抄底藍籌股的心理。
如果説行情反復的金融股尚不夠清晰地體現市場的抄底心理(股價漲、跌,融資餘額基本上都持續勻速上升),地産股融資餘額的變動則更加生動。地産股中融資餘額最大的保利地産,20個月來的高點即是去年1月份,之後大部分月份股價錄得跌幅,但融資餘額從去年1月的5億元,到3月突破10億元(當月下跌10%),再到今年2月突破20億元(當月下跌13%),目前為21億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