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83家農商行改制提速
鼓勵民資控股推動市場化
2014-04-21   作者:黃傑  來源:理財周報
分享到:
【字號

    在城市金融機構改制完成後,農村金融機構的改革成為金融改革的重點之一,而隨着利率市場化等一系列因素變化,各省也加快了改革步伐。
  銀監會合作金融機構監管部2011年曾指出,自當年起不再組建新的農村合作銀行,並將全部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根據當時的數據,已組建農商行約303家,農合行約210家,另外,有超過1400家農信社達到改制條件,到去年底,已有農商行數量上升至525家。
  從實際情況來看,農信社、農合行仍普遍存在,以安徽省為例,該省銀監局公開數據顯示,目前轄內有25家農合行、14家農信社。理財周報獲得的一份官方資料顯示,該省計劃在2015年內,完成83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制任務。
  但最新的消息顯示,安徽省準備將改制計劃提前到今年年底完成。

  安徽農合機構改制加速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革的嘗試始於2010年,2010年,銀監會將農信社、農合行的改革方向定位股份制銀行。
  銀監會合作金融機構監管部2011年曾指出,自當年起將不再組建新的農村合作銀行,存量亦將全部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根據當時的數據,已組建農商行約303家,農合行約210家,另外,有超過1400家農信社達到改制條件。
  具體到地方而言,農信社、農合行的改制道路尚未完成,理財周報記者獲得的一份安徽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革文件顯示,該省計劃在明年全面完成83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目標任務,並力爭實現村鎮銀行縣域全覆蓋。
  安徽省銀監局的轄內金融機構名單顯示,該省農商行有32家、農合行25家、農信社14家。但該省金融辦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目前該省農商行數量已經超過32家,事實上,安徽省在2012年&&的農村金融機構改革方案顯示,該省計劃在2012年全面完成資格股改造,並力爭在2015年前總體改製成産權關係明晰、股權結構合理、公司治理完善的農村商業銀行。這其中,到2014年全部農合行改制完畢,到2015年農信社完成改制。
  方案要求,一方面置換不良資産,並對成功改制的農信社給予1000萬元獎補,另一方面要引進戰略投資者。這一點在2014年的改革方案中顯示為,引入民間資本。對於民資的資格要求,該份文件並未有所提及,但卻明顯指出,要“發展民間資本控股的農村商業銀行” 。
  從安徽省金融辦的公開信息來看,該省農村合作銀行已經完成改制,目前剩下最後6家農信社改制任務,這也意味着,到今年年底,安徽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將全部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

  引入民資推動市場化

  “改制完成之後,也就意味着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將在今年年底退出安徽省歷史舞&。”安徽省金融辦銀行處相關人士對理財周報記者&&。
  而對於今年83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改制任務,該省金融辦銀行處負責人也向記者&&,現有的農合行、農信社每一家都要改製成農商行,改制後將成立新的83家農商行,而不會將其簡單合併成一家或者幾家規模較大的銀行。
  “我們會尊重縣域法人的地位,不可能對其進行合併,這也符合銀監會對於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制的規定。”前述金融辦人士稱。根據農村信用社的相關管理規定,到目前階段,農信社、農合行的管理已經劃歸當地省政府,並具體由各農信社、農合行參股組建的省農村信用聯合社進行日常管理,全部改製成為農商行之後,當地政府的管理策略是否有變?
  “之前30多家已經改制完成的農商行是由省聯社管理,但因為此次改制的一個重點是要引入民間資本,並明確鼓勵民資控股農商行,這是市場化的表現,相應的管理體制上也會有一些變化。”安徽省農村信用聯合社人士&&。
  對於民資入股的事項,銀監會相關負責人曾&&,一方面農合機構可以增加資本金,另一方面也可以擴大信貸投放能力,同時銀監會亦要求,新股東需承諾保證機構定位不變。
  “市場競爭愈發嚴峻的當下,單一機構改製成農商行的作用並不太大。”華東一家大型城商行人士介紹,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品牌、風控能力都比較脆弱,改制完成之後,對這兩方面有所提升,但單個機構在面對直接市場競爭後,對其也是更大的挑戰,所以,轉制完成之後再進行合併更利於其整體發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股市莫對農商行降準抱幻想 2014-04-21
股市莫對農商行降準抱幻想 2014-04-21
國務院:適當降低縣域農商行存準率 2014-04-17
江蘇射陽農商行一家獨大擔保橫行 2014-04-03
江蘇射陽農商行擠兌風波:民間借貸曾引發老闆跑路 2014-03-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