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銀行罕見地在上午10時許的交易時段公布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並且罕見地當天及時就相關數據進行通氣解讀。當天,人民銀行統計司司長盛松成&&,今年全年M2增長可能呈現與去年“先高後低”相反的局面,即“先低後高”:二季度後M2增速將回升,全年可能達到或超過13%
]
人民銀行4月15日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5.6萬億,比去年同期少5612億元;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2.07萬億,較去年同期少4794億元。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16.07萬億元,同比增長12.1%,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1.2個和1.5個百分點。
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社會融資總量與M2增速都已跌至接近十年最低水平,流動性主動緊縮不太可能,至多是中性穩定,或微調引導。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銀行罕見地在上午10時許的交易時段公布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並且罕見地當天及時就相關數據進行通氣解讀。當天,人民銀行統計司司長盛松成&&,今年全年M2增長可能呈現與去年“先高後低”相反的局面,即“先低後高”:二季度後M2增速將回升,全年可能達到或超過13%。
社會融資疲軟
雖然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較去年同期下降9%,3月份同比下降18.8%,但一季度及3月份融資總量仍然可觀。而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比上月多1.13萬億,也大幅超過預期。
盛松成稱,最近十多年來,社會融資規模季度數超過5.5萬億和月度數超過2萬億是不多見的,這表明當前金融體系向實體經濟提供的資金支持力度是比較大的。
盛松成還&&,一季度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在結構上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金融機構表內貸款增長平穩;二是從直接融資看,企業債券融資額逐月回升,股票融資或月度有所提升;三是金融機構表外融資,尤其是信託貸款增長明顯減緩,在社會融資規模中的佔比顯著下降。
統計顯示,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3.01萬億元,同比多增2592億元;委託貸款增加7153億元,同比多增1918億元;信託貸款增加2802億元,同比少增5442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5592億元,同比少增1114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3846億元,同比少3727億元。
從結構看,當季人民幣貸款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53.8%,同比高9.1個百分點;委託貸款佔比12.8%,同比高4.3個百分點;信託貸款佔比5.0%,同比低8.4個百分點;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佔比10.0%,同比低0.9個百分點;企業債券佔比6.9%,同比低5.4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佔比1.7%,同比高0.7個百分點。
民生證券研究院院長管清友也&&,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下行主要是非標監管趨嚴,去年貨幣收緊、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下降等因素導致表外融資受到擠壓。
“新增貸款雖然前3個月達到了3萬億,但可能影子銀行的融資大幅減少了,信貸增加,影子銀行減少,相互抵消,使得社會融資總額波動不大。”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經濟學家李志強向《第一財經日報》&&。
M2增速跌至低谷
與一季度社會融資總規模略顯疲軟一致,3月末M2增速也創出新低,12.1%的增速不及預期的13%。
“M2增速不管是同比還是環比,都下降了1個多百分點,這説明總體來看融資活動的活躍度是下降的。”李志強認為,“M2下降,反映出實體經濟還是下降的趨勢。”
中信建投證券宏觀分析師王洋&&,3月末M2增速低於年初設定目標,不排除外匯佔款不好的影響,可能還與同業業務的大舉壓縮有關。野村證券則認為,M2增速創下新低與外來資本流入降低有關。而巴克萊研究報告則稱,M2增速放緩反映了去年基期數據過高。
一名固定收益産品分析師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M2增速大幅下行也跟影子銀行業務受監管有關,信託産品創造信貸的能力要遠高於表內業務。
盛松成則&&,從統計的角度看,由於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兩相比較後,顯得今年的增速較低。今年一季度M2同比增速出現回落是正常的,單就增量看,當前的貨幣供應量並不少。
新型金融産品對貨幣的分流轉化也是當前貨幣供應量增速較低的一個原因。盛松成稱,當前包括表外理財、信託、投資基金、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等在內的新型金融産品越來越多,相當部分的資金運作游離於銀行體系以外,金融業態的新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廣義貨幣,同時也改變了貨幣構成。
“與宏觀經濟指標相比,當前的M2增速處於正常水平,社會流動性整體仍較為充裕,可滿足目前實體經濟的發展需要。”盛松成説。
降準預期存分歧
“一季度本外幣貸款餘額增速較快,主要是非標轉標的結果,並非需求恢復。若長端融資成本維持高位,表內融資亦會減速。要實現穩增長,適度流動性是必要條件,這需降低長端融資成本。”管清友&&。
石磊則稱,流動性主動緊縮已不可能,至多是中性穩定,或微調引導,長端資金利率將下行。
在央行社會融資數據公布以前,野村證券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央行應關注居高不下的長端利率,而且長端利率不能通過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實現,央行可能需要通過降準來實現長端利率下行。
數據公布之後,張智威&&,3月信貸數據表明經濟增長仍然相對疲軟,貨幣層面的寬鬆可能性進一步提高,如果準備金率不降低,M2增速將可能進一步放緩。張智威認為央行可能在5月下旬或者6月將存款準備金率下調50個基點。
但王洋則認為:“貨幣政策預計會繼續以靜制動。在加強保障房以及鐵路等方面投資同時,信貸會提供一個融資方面的保障。但降準、降息之類的大動作&&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是未來流動性轉緊,也可能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予以補充。”
“降準可能性不是太大。”李志強向《第一財經日報》&&,現在的經濟增長還比較快,社會融資的增長也沒有明顯萎縮,從貨幣政策的角度來看,也很難有實質性的放鬆。他認為,年初以來貨幣市場資金量偏松,利率相對較低。“貨幣政策現在處於一個偏寬鬆的狀態,這種情況下,如果實體經濟沒有大幅度的下滑,貨幣政策也不可能進一步寬鬆。如果再進一步寬鬆的話,可能會帶來一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