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受到互聯網金融理財産品的多重衝擊,銀行理財産品仍顯示出了其自身優勢。據銀率網統計,今年一季度,理財産品發行量繼續攀升,平均預期收益率仍保持在5.5%水平之上。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發行銀行自身資金狀況的不同,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走勢也呈明顯分化。
預期收益率環比同比均上升
據銀率網數據統計,截至2014年3月底,銀行共發行10301款理財産品,發行量較去年同期上升28.29%,環比下降36.12%。
若按投資標的來看,2014年一季度,混合類理財産品和銀行間市場工具類理財産品合計佔九成,依然是主流理財産品。其中,混合類銀行理財産品佔比達72%,銀行間市場工具類理財産品佔比為18%。按投資期限來看,1至3個月期限理財産品依然是主力産品,佔比達54.4%,其次為3至6個月期限理財産品,佔比為25.64%。
從平均預期收益率來看,一季度,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61%,較2013年一季度的4.41%高出1.2個百分點。相較2013年四季度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産品5.19%的平均預期收益率也有所提升。
銀率網分析師&&,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走勢最主要是受市場資金面的影響。2013年一季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令固定收益類資産的收益持續下滑,銀行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也隨之持續下滑,但2013年二季度起,資金面逐步轉緊,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也逐步走高,這種走高態勢一直持續到2014年春節前,並在1月份達到頂峰。春節後,由於市場資金緊張程度有所緩解,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持續小幅回落,但平均預期收益率依然保持在5.5%的水平之上。
從到期銀行理財産品實現收益的情況看,據銀率網數據統計,一季度到期銀行理財産品共12106款,7957款理財産品披露了到期收益率,在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理財産品中,36款産品未達最高預期收益率,均為結構性理財産品。
産品預期收益分化恐成常態
值得關注的是,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各類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走勢出現分化。一面是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發行的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持續高位,另一面是國有商業銀行與農村商業銀行的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有所下滑。
據銀率網數據顯示,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發行的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持續保持高位,雖然近期有所下滑,但下滑幅度有限。3月最後一週(3月23日至29日)股份制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較前一週大幅上升0.3個百分點至5.77%,城市商業銀行發售的理財産品周平均預期收益率一直保持在5.65%左右。
與此同時,國有商業銀行與農村商業銀行的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在春節後大幅下滑,直到近期才出現止跌企穩的態勢。3月最後一週農村商業銀行理財産品的周平均預期收益率上升至5.37%,而國有商業銀行連續三周持續保持5.22%的平均收益水平,即使季末也未見明顯上升。
“未來銀行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可能更多受到發行銀行的資金狀況影響,不同類型銀行之間的理財産品收益走勢分化將成為常態。”銀率分析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
互聯網理財産品競爭力有所減弱
2013年以“餘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産品席捲整個市場,由於其收益率不低、流動性也較強,吸引了不少投資者。這種現象直到今年一季度仍在持續。
銀率網分析師&&,互聯網金融産品的收益走勢對銀行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有一定影響,但並非決定性因素。互聯網理財産品多數挂鉤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是低風險高流動性的現金管理工具,2013年下半年貨幣基金的收益不斷走高,其流動性好、門檻低、收益又與銀行理財産品相差無幾,無疑與銀行理財産品形成一定競爭,因此在2013年下半年銀行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持續走高,不僅是受市場資金面緊張影響,也受到互聯網理財産品的競爭影響。不過,春節後,隨着市場資金面相對寬鬆,互聯網理財産品的收益出現持續下滑,儘管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也下滑,但預期收益率超6%的産品並不缺乏。相比而言,銀行理財産品能夠鎖定高收益,更具優勢,互聯網理財産品對銀行理財産品的競爭力明顯減弱。
普益財富研究員葉林峰&&,整體來看,互聯網金融理財在經過去年爆發式的“野蠻生長”後,今年不僅將面臨自身發展中的各種風險與問題,且將逐漸被納入監管,儘管其銷售模式與産品特性對傳統銀行理財産品形成一定的替代,但無法完全將其取代,傳統領域的銀行理財産品和服務隨着利率市場化的持續推進也在持續轉型和創新,並朝向真正的財富管理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