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傢具産業正在“南坡北流”
2014-03-26   作者:記者 王民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中國六大紅木傢具市場都在長江以南,而七成的消費市場在北方,再加上南北方氣候差異,南方生産的紅木傢具在北方經常出現開裂、變形。兩大因素迫使南方紅木傢具生産企業將生産銷售基地遷往北方,搶佔市場先機。”日前,正在河北青縣考察的中國木雕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明清居總裁金彪雲對記者説。

    自古江南紅木不過江。紅木傢具興盛於明清兩朝,京城宮廷造辦處考慮到南北方氣候差異,從國外進口的珍貴紅木在太倉劉家港轉船,沿京杭運河北上至青縣流河驛,經過自然風乾,在當地初加工後,再運至宮廷造辦處,由手藝精湛的南方工匠精工細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改革開放以來,紅木傢具從宮廷貴族奢侈品演變成社會中上層人士投資保值品,受益於經濟率先繁榮和接近紅木原料産地,我國南方涌現出六大紅木傢具市場——福建仙游、浙江東陽、雲南瑞麗、廣東深圳和中山、廣西憑祥。

    “紅木傢具市場的形成都與當地的消費能力挂鉤。”河北青縣中古文化産業投資公司總裁劉連東對六大市場一一考察後發現,福建仙游主要依託台灣客戶;浙江東陽主要依託長三角經濟快速發展;雲南瑞麗是老撾、緬甸紅木運回國內的中轉站;廣東深圳和中山依託香港的經濟繁榮;廣西憑祥與越南交界,是紅木原料交易的集散地。

    劉連東説,“現在的問題是,南方紅木傢具市場需求基本飽和,六大紅木傢具市場客戶群體60%至70%是北方人。”他意識到,北方人跨過長江到南方購買在北方容易開裂、變形的紅木傢具,這種“怪”現象似乎違背市場規律。在北方市場強大消費力的推動下,紅木産業南資北移將成為必然趨勢。

    紅木傢具産業將“南坡北流”。中華木工委主任趙夫瀛最早在2008年提出這一觀點。他認為,“隨着北方消費市場的成熟,北方市場發展越來越快,南方的紅木傢具企業應該把發展重點放到北方來。”

    北方沒有紅木傢具生産集散地嗎,為何北方人捨近求遠到南方買紅木傢具?事實並非如此。滄州市紅木古典傢具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劉傳瑞介紹説,緊鄰京杭大運河的河北青縣歷史上曾是正宗明清宮廷傢具的生産地,是“京作”工藝發祥地,自明永樂以來,青縣多出古典傢具能工巧匠,歷經明清兩朝幾百年綿延不斷。

    上世紀80年代,青縣一些農戶走街串巷收購、販賣古傢具,後開始修補進而製作。數十年來,青縣逐漸形成一定規模的紅木傢具産業,從事生産銷售的村落達58個、企業600多家,年産值25億元,産品輻射京、津、滬等地,還遠銷美、日及港、澳、&等國家和地區,成為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紅木傢具生産銷售松散型基地。

    劉連東説,“青縣紅木傢具産業因為沒有規範管理和引導,多數企業都仍是家庭作坊生産,沒有品牌意識,企業之間單打獨鬥、各自為戰,甚至相互壓價、自相殘殺,産業健康成熟度遠遠比不上南方。

    為了整合青縣的紅木傢具産業,河北青縣中古文化産業投資公司從2013年開始投資56億元打造長江以北最大的以紅木傢具為主題的國際化文化産業園區,園區內有原材料交易市場、標準化生産車間、交易展廳、古典傢具歷史博物館、專業物流中心、校企聯合産品研發基地、技工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園區會展中心、五星級明清建築風格度假村和古裝影視拍攝基地。    

    目前,已有上海、廣東、香港、台灣等地的紅木傢具品牌企業30余家入駐園區。5年後園區全部建成投産,可吸引京津及南方近2000家紅木企業入駐,預計年産值110億元。金彪雲已經將公司的北方生産銷售基地選擇在青縣紅木傢具文化産業園區,“南方的紅木傢具企業只有搬到北方,才能服北方的水土。北方人將在這裡買到各種風格、性能更加穩定的紅木傢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紅木傢具價格半年漲一倍 2013-12-12
紅木傢具鑒定中的學問 2013-12-05
紅木傢具上演“瘋狂的木頭” 2013-11-26
紅木傢具寄賣有風險 2013-11-21
五招練成紅木傢具冬季保養術 2013-11-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