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三箭齊發 市場臨雙向擴容
2014-03-24   作者:楊成萬  來源:金融投資報
分享到:
【字號

    近日,證監會推出多項市場化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優先股試點辦法、創業板改革方案以及對新股發行改革措施進一步市場化的微調和完善。那麼,這些因素對A股市場究竟會帶來什麼深遠的影響?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採訪的有關人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先股試點:
    降低A股流通壓力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説,證監會發布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可激活藍籌股,使其投資價值顯性化。由於發行優先股的公司基本上都是上證50中的公司,都是藍籌股,它們對整個大盤的影響大,因此有望改變弱勢已久的A股市場。
    李大霄歷數了發行優先股的好處:一是恢復藍籌股的融資功能,增加藍籌股的活力。二是提供了部分公司並購重組的資金來源。三是優先股不能轉為普通股,這樣,解除了將擴容壓力往後推移的隱憂,有利於穩定發行了優先股公司的股價。“優先股的吸引力在於投資者可以獲得比較穩定的收益,這是包括社保基金、保險資金、企業年金等在內的機構投資者的基本訴求。”李大霄説,優先股也許將成為吸引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者入市的一條可行路徑。
    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曾憲釗説,從優先股發行條件來看,雖然目前規定的是上證50和有資産重組需要且符合相關規定,且連續需3年盈利,非公開發行優先股公司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潤不少於優先股一年發行的股息,但事實上,發行優先股並沒有行業方面的限制,今後還有望進一步放開。“上市公司有紅可分才是發行優先股的根本條件。”“當然,還應該看到,優先股主要是被作為金融工具來使用的,投資者並不能分享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成長成果,因此,對公司治理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並未觸及。”曾憲釗坦言。

    IPO再改革:
    調整力度小於預期

    對於證監會關於IPO再改革傳出的信息,曾憲釗認為,IPO再改革只是在發行承銷辦法、老股轉讓規定、募集資金運用信息披露等進行微調和完善,其力度小於市場預期。
    曾憲釗説,在發行承銷辦法方面,如網上初始發行倍數達到150倍,網下向網上回撥發行股票數量的比例為90%。對一些關注度高的熱門小股票,一旦執行90%的回撥比例,機構投資者在網下幾乎就拿不到籌碼。這利好作為網上“打新”的中小投資者,而利空作為網下“打新”的機構投資者。
    據悉,在老股轉讓方面的規定是,老股轉讓數量不得超過自願設定12個月及以上限售期的投資者獲得配售股份的數量,通過市場化方式約束老股轉讓數量。
    李大霄説,證監會發布的新股發行再改革意見對老股轉讓有所限制,這樣,有利於控制市場擴容的速度,保持市場的基本穩定;而擴大了上市公司首募資金的用途,特別是可以用來補充流動資金,這樣有利於緩解上市公司的資金壓力。“可以將90%的新股回撥到網上發行,雖然這樣的比例將使中小投資者申購新股的中簽率有所提升,但關鍵還得看新股發行價格的高低,如果發行價過高,中簽率高並不一定就是好事,因為一旦破發,你遭受的損失也就越大。”李大霄提醒道。

    創業板改革:
    擴容步伐將加快

    “我的一個基本判斷是,藍籌股底部已現,作為市場上行催化劑之一的優先股試點,將使藍籌股的機會將多於風險,而創業板股票風險日益增大。”李大霄仍然堅持過去的觀點。他認為,目前的機會在於藍籌股,特別是作為優先股主要試點對象的上證50個股。
    曾憲釗説,A股將面臨雙向擴容:一方面,由於優先股可以用理財産品的形式向中小投資者發行,有利於引進場外資金;另一方面是來自融資方面的擴容,IPO再改革擬將創業板公司首發條件中的盈利條件由原來的連續3年盈利變為1年盈利,這實際上是放寬了創業板公司的上市條件。“擴容步伐將提速,對估值已經很高的創業板不是好事。”
    對於優先股發行能否改寫A股市場格局的問題,曾憲釗作這樣的分析:優先股發行對市場的影響中性偏正面,而新股發行重啟對市場的影響偏負面;目前宏觀經濟基本面不佳,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繼續退出……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股指將小幅震蕩走高,但板塊之間分化嚴重。
    曾憲釗説,目前機會在於關注直接受益於優先股發行的上證50中的個股,特別是能夠有效降低企業財務杠桿的金融,和估值提升作用明顯的的地産、電力類個股。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證監會兩高層赴粵調研“四板” 今年或出不少場外政策 2014-03-23
證監會五措施手術式“微調”新股發行 2014-03-22
證監會:創業板IPO適當降低財務准入指標 2014-03-21
證監會:創業板IPO適當降低財務准入指標 2014-03-21
證監會:債市局部違約屬正常現象 風險總體可控 2014-03-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