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天天益停止申購 新品不能T+0
2014-03-18   作者:閆沁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2月28日,工行浙江分行發行的“寶寶類”理財産品“天天益”在推出月余後停止申購,持續時間不足兩個月。
  該行浙江分行推出了其新的區域化産品“工銀瑞信”貨幣基金,和“天天益”不同之處在於其贖回到賬時間變為T+1。
  對接各種寶寶類産品的貨幣基金也大幅下調申購上限,一場從銀行資金期限錯配中大幅漁利的游戲或將就此終結。

  悄然停止申購

  和“天天益”推出時一樣,它的退出同樣悄無聲息,2月28日,工商銀行(3.24, -0.01, -0.31%)浙江分行下發通知:“由於總規模限制即日起不再受理天天益申購業務,贖回、查詢業務照常進行”。這一時間距離“天天益”1月9日的推出日期僅僅過去50天。
  隨之下發的還有工商銀行內部不宣傳、不接受採訪的要求。通知僅在“天天益”客戶端做出了提醒,並向客戶推薦其新款工銀瑞信貨幣基金。
  “天天益”是一款對接工銀瑞信貨幣基金的理財産品,隨時申購、隨時贖回,贖回資金實時到帳。
  3月17日其收益率為5.357%,收益水平低於同期餘額寶、理財通産品收益,但由於單日申購金額可以達到3000萬,頗為吸引高凈值人群。
  據其內部會議表述,天天益推出時就明確並不針對所有人群。
  “我們推出天天益的初衷並不是針對所有客戶的,而是用於留住老客戶存款和同他行搶奪高端客戶人群,所以在一開始都是通過點對點的宣傳,和一些社交工具宣傳,沒有做大規模推廣。”一位當地工商銀行內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這個數據只有省分行掌握,我們也不知道總額度是多少,估計上千億。”
  工商銀行浙江分行把停止申購原因歸結為由於總規模限制,但從開始到停止申購,其始終沒有公布過該基金的總規模,對於是否會打開申購和何時會打開的詢問,多家浙江省內工商銀行分支機構&&要等待通知。
  工銀瑞信貨幣市場基金招募説明書顯示:投資者贖回申請成功後,基金管理人將指示基金託管人按有關規定將贖回款項於T+1日從基金託管賬戶劃出,經銷售機構在T+2日內劃往投資者賬戶,具體可到各銷售機構諮詢。
  “浙江分行此前支持T+0贖回一直是先墊付,再與工銀瑞信結算。而現在推廣工銀瑞信貨幣基金,客戶直接和工銀瑞信結算,工商銀行支付壓力小了不少。”上述浙江分行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我們分行做不了,我們推出的薪金寶贖回是T+1,工銀瑞信貨幣基金是T+2,他們的投向應該是協議存款,這樣贖回限制比較少。”工商銀行重慶分行財富管理中心某客戶經理這樣告訴記者。
  “可能有來自同行和其他省分行的壓力。”上述內部人士分析其停止申購的原因時説到。

  申購上限大幅下調

  記者在工商銀行浙江分行的手機客戶端上看到,浙江分行已經推出了天天益的替代品工銀瑞信貨幣基金,兩者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該貨幣基金是贖回到賬時間T+1,即無論當天何時贖回,資金都在第二天早上8點左右到賬。申購上限也下降至1000萬。
  “1000萬的申購上限是工銀瑞信的要求。”上述工商銀行浙江分行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3月1日,工銀瑞信發布《關於調整工銀瑞信貨幣市場基金大額申購、定期定額申購和轉換轉入限制金額的公告》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為由下調旗下貨幣基金單日累計申購上限,從3月3日起,對單日單個基金賬戶單筆或多筆累計高於1000萬元的申購業務、作為轉入方的基金轉換業務及定期定額申購業務進行限制。
  浙江當地資本界人士認為,市場短期資金錯配的時期已經過去,銀行都開始注重流動性安排以防止短期頭寸緊張,同業存款沒了去處,成為貨幣資金規模限制的主要原因。
  “同業拆借價格回落,許多銀行近期都不願意接受同業存款,有需求的小城商行又沒有能力吃下市場上這麼大規模的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只能去交易所做國債逆回購,但逆回購收益在2.5%左右,利潤太低。”
  所以除了工銀瑞信外,2月末至3月初以來,包括南方現金通貨幣市場基金、銀華貨幣市場證券投資基金、華潤元大現金收益貨幣市場基金等10多家基金公司限制了貨幣基金申購上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化工行業整體弱復蘇 氨綸草甘膦異軍突起 2014-03-18
世界百強銀行:工行名列榜首 美銀行無緣前五 2014-02-14
去年工行電子銀行交易額超過380萬億元 2014-02-14
工行擬7.7億美元入股標銀公眾 2014-01-30
工行擬7.7億美元收購標銀集團旗下銀行資産 2014-01-2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