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後
兩融冰火兩重天
回顧春節前後兩市融資融券市場的數據變化情況,我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春節前一週,融資客們大量償還融來的資金導致兩融交易餘額環比下降。而節後的兩個完整交易周,兩融餘額連續大幅增長。2月14日當周環比大增5.66%,增速創2013年9月中旬以來最高水平。2月21日當周環比增長3.31%,兩融餘額增至3865.07億元,逼近4000億元大關。其中融資買入額和融資償還額分別連續兩周運行在1300億元和1100億元的高位水平,均創出歷史新高。
二八風格轉換呼聲不斷
當前維持謹慎
對比股指的運行,特別是上證指數春節前後的走勢和成交量不難發現,兩融交易的重新活躍,特別是融資客們的重回市場對大盤節後的反彈行情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外,金融、地産、石油、採掘等權重板塊輪番啟動,帶領滬指反彈逾100點,使得市場上關於“二八風格”轉換的呼聲不絕於耳。對此,我們仍然維持謹慎觀點,認為“二八”轉換時機未到,炒題材最終看業績。
近周兩融交易最顯著的特點是熱點題材和消費類行業遭持續融資做多,周期類權重股“擊鼓傳花”。最近兩周兩融數據統計顯示,2月14日當周,兩市累計實現凈融資買入197.01億元,凈融券賣出14012萬股,29個行業板塊全部呈現凈買入情況。其中,凈買額佔比排名前5位的分別是計算機9.86%、傳媒8.31%、電子7.39%、醫藥生物7.01%和非銀金融6.45%。
2月21日當周,兩市累計實現凈融資買入124.21億元,凈融券償還3042.07萬股。其中,僅採掘、輕工製造和建築建材3個行業為凈融資償還,凈償還額度分別為1.02億元、0.87億元和0.36億元。在其餘呈凈融資買入的26個行業板塊中(含ETF),凈買額佔比排名前5位的分別是電子12.62%、醫藥生物7.54%、房地産7.60%、傳媒7.15%和化工6.30%。
中小板權重股
現“蹺蹺板”效應
我們對上述數據的跟蹤發現,無論是與熱點題材板塊如電子和傳媒股,還是與消費類行業如醫藥生物股相比,權重板塊在融資做多方面不具備持續性,而是以輪番啟動的方式推進,如前一週領漲的是金融板塊,而上周領漲的又切換到房地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宏觀經濟增速下滑導致部分傳統周期類行業的業績難言樂觀,另一方面是不具備支持周期類權重持續上行的流動性環境。因此,我們認為,當前權重股的行情是估值修復引發的超跌反彈,相較於“二八風格”轉換的觀點,我們更傾向於中小市值股票與權重股之間保持“蹺蹺板”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