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莞銀行20多款銀行理財産品下調資金門檻,或上調收益率。在年後理財産品收益率紛紛回落背景下,這一現象或為銀行理財産品變革徵兆。
在互聯網金融衝擊下,多家城商行的類餘額寶已波及核心的資産業務。定價靈活的城商行,成為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急先鋒。
東莞銀行理財産品上調收益
近日,東莞銀行公告:“2月7日起對理財寶1號理財計劃滾動型理財期的預期收益率和申購起點金額進行調整。”
這次調整産品涉及面向個人和機構兩大類型,包括4天、12天、1月、兩月、季度等不同期限的20多種産品,上浮幅度從4%至10.5%不等。
作為鋪墊,該行去年年底已將一批滾動型理財産品提前終止。公告稱,原定於2013年12月下旬終止的6隻穩健收益系列滾動型理財産品,提前至2013年12月中旬終止。
春節過後,各家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紛紛回落,東莞銀行這一逆向調整十分少見。是資金面緊張高息攬儲,還是存款利率市場化提前布局,市場有諸多猜測。
東莞銀行內部人士向理財周報記者透露,從2012年央行設置了存款利率上浮10%的上限後,該行的存款利率就已全部執行最高利率。
在調整收益率的同時,東莞銀行對這系列産品的投資門檻進行了調整,多款産品資金門檻從20萬降至10萬,或從10萬降至5萬。
“城商行資金壓力比股份行更大,因為網點少,産品又不夠豐富,基本靠理財産品緩解攬儲壓力,降低理財産品門檻,也是應對互聯網金融産品的無奈措施。”廣發銀行一理財經理對理財周報記者&&。
類餘額寶産品擴大至貸款業務
此前銀行普遍認為,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務的影響,最大衝擊是結算支付平台、金融理財和代銷金融理財産品等中間業務,銀行核心的資産業務,包括信貸業務、信用業務等,並未明顯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城商行類餘額寶産品已經觸及資産業務。
去年9月,廣東南粵銀行推出“蓄利寶”。據了解,只要客戶7年內有購房需求,都可辦理“蓄利寶”業務。除了可享受上浮10%的存款利息或正常理財收益外,還可以累計積分,未來申請購房貸款時,憑積分就可以獲得貸款利率折扣,即可享受更低的貸款利率。資産越多,期限越長,貸款利率折扣就越大,折算年化收益率最高可達16%以上。
小微業務方面,華興銀行“小微餘額寶”在去年10月正式上線。據悉,“小微餘額寶”理財業務是針對該行中小微客戶,專門開發的按日滾動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産品,産品按日計息、收益按季結轉、贖回資金實時到賬,每日均可申購及贖回,隨取隨用。
銀行業內人士認為,大型銀行由於受利率保護已久,市場化定價經驗較為欠缺;而中小銀行儘管資本規模小,其靈活性和定價能力卻並不輸給大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