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消費者曾在銀行網點被銷售人員“誤導”,購買了理財産品,事後才發現購買的是保險公司的保險産品。針對這一“存款變保單”、“理財變保單”等銷售誤導現象,日前保監會和銀監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銷售行為的通知》,最新的通知將於4月1日起實施。對於“保險人員駐點銷售”,監管層持謹慎態度,新規中並沒有允許這一行為。根據記者的走訪調查,發現目前銀行網點也並沒有保險公司營銷員在駐點銷售産品。 分析人士認為,銀保新規不僅旨在保護投資者權益,而且也力促保險業回歸保障本質,規範産品銷售結構。新規將重塑保險行業,保險公司必須重新思考銀保發展策略,全面設計銷售渠道策略。分析人士&&,該新規意在增強對客戶的保護,尤其在杜絕銀保渠道銷售誤導等方面加大了監管措施,同時鼓勵銀保渠道銷售更多保障型産品。記者走訪了上海多家商業銀行網點,並未發現有保險公司銷售人員在銀行駐點銷售的情況。在上海浦東新區的一家工商銀行網點,大堂理財經理告訴記者,現在網點已經撤銷了保險公司人員駐點銷售服務,統一由銀行的理財櫃&&理。在售的保險産品中也只有工銀安盛的産品,暫時沒有其他保險公司的産品。在郵政儲蓄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網點內,記者看到理財宣傳架上擺放的産品宣傳單中保險産品數量很少,也沒有任何特殊推薦標識。 “近年來,銀保代理渠道業務發展迅速,促進了人身保險業保費規模、資産規模的快速增長。同時,銀保代理渠道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發展方式較為粗放,業務結構不合理,存在着銷售誤導、違規經營、退保金大幅上升等問題。”山西證券分析師劉小勇認為,銀保新規的諸多規定將有望杜絕銷售誤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