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長陳剛參加豐&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農村土地一直在增值,農民土地出讓的做法太不明智,集體所有制、農民參與分紅的方式應替代直接賣地的做法。 陳剛指出,土地應該彈性出讓,不管搞什麼産業,裏邊誰來誰走按市場規律辦,但是土地不能一賣了之。陳剛説,土地既可以集體所有,也可以由市裏兩級政府管理,所以土地利用不一定必須用向農民徵地的方式實現,而是可以長期收租,實現可持續發展。 陳剛説,目前本市農村的土地不少,但沒有利用好,利用方式太過粗放,農民拿的土地收入太少,“我們算過賬,農民得到從集體土地收益的部分僅為10%,80%都是中間環節拿走了,今後隨着産業升級,農民會得到更多好處,産業發展也有更大空間。” 這意味着,通過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農民參與入股,向企業出租土地使用權,農民也將獲得更多分紅。 陳剛説,作為特大型城市,本市人口規模龐大,隨着城區地下空間的清理,流動人口大多聚集居住在城鄉接合部和集體土地上,因此農村土地問題處理得當將關係到農村和城市的發展,也關乎人口問題能否合理調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