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女欲收藏奢侈品保值升值
2014-01-21   作者:陳黎 李臣 羅提  來源:華西都市報
分享到:
【字號

    二手奢侈品只有市場價的4-8折,能升值的奢侈品成都基本訂不到

  @華西都市報:“奢侈品每年都漲價,買個奢侈品包包,不僅保值,説不定過兩年賣出去還能小賺一筆。”抱着這種想法去投資奢侈品的人不在少數。不過,行情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好。在成都的二手奢侈品寄賣店裏,包袋的售價一般只有市場價的4-8折,寄賣客戶能拿到手的更少。真正能保值增值的,只是一些非常稀有的頂級奢侈品。
  馬上就要發年終獎了,在廣告公司工作的成都白領王小姐,打算買個奢侈品包作為自己的年終獎勵。
  在她看來,奢侈品包包每年都在漲價,今年花一萬買個包,明年價格能漲到1.2萬,用一年,保養得好,説不定最後轉手還能賣七八千。“包包放那不用,過幾年再賣,説不定還能小賺一筆呢。”
  王小姐心中的“小算盤”,建立在奢侈品每年都在漲價、會“保值增值”的基礎之上,但事實當真如此嗎?
  華西都市報記者走訪成都多個二手奢侈品寄賣店發現,二手奢侈品的標價在市場價基礎上打了較大的折扣,即使是從專賣店裏流出來的新品,價格也低於市場價。買個奢侈品坐等漲價後再轉賣,似乎並不現實。不過,記者深入採訪發現,有紀念意義的限量版或顏色、材質數量極少的版本,還是具有較強的投資價值。

  A面
   
普通奢侈品二手寄賣最多虧八成

  真相 二手奢侈品包袋的售價一般只有市場價的4-8折,大多數奢侈品只是消耗品,升值不大可能,以投資為目的來購買普通奢侈品,往往是“買了就虧”
  “好多人對奢侈品的認識有誤區,感覺每年奢侈品的市場價格都在漲,好像手裏的東西也跟着升值了,實際上奢侈品也是消耗品,不增值也不保值。”路克斯奢侈品置換店副總經理余俊傑對記者説,單純就投資來説,普通款的奢侈品基本上都是“買了就虧”。
  余俊傑説,經常有客戶拿着剛買沒多久的普通款奢侈品包包前來寄賣。“市場價1.5萬,客戶期望能賣到1.2萬,但實際上,在二手市場上流轉,賣價一萬多一點,她最後能拿到手八九千就不錯了。”
  “有一些在專賣店售價很貴的包,二手市場上沒有多少客戶喜歡,新品也只能把價格標到原價一兩折,1萬元的包賣了到手只有2000元。”余俊傑説,以奢侈品包袋為例,按照二手市場上的行情,一般的售賣價格是市場價的4-8折,寄賣客戶能拿到手的更少。
  寺庫成都總經理李子良也直言,大多數奢侈品只是消耗品,它可以做到相對保值,但真正升值不大可能。很多客戶願意把東西拿來寄賣再流通,更多的是出於愛好,享受這種交換的過程,而並不是為了投資升值。
  拍賣行也不鼓勵以珠寶、鐘錶或藝術品等作為純投資獲利的工具。蘇富比的專家接受採訪時就首先強調:“不鼓勵以珠寶、鐘錶作為短期投資獲利的工具,並建議客人買自己真心喜愛的心頭好。”

  B面
  頂級奢侈品“賣多貴都有可能”

  真相 一些歷史悠久的品牌、産量非常少的頂級奢侈品,成都根本買不到,因而增值空間比較大,而從類別來看,珠寶、手錶的保值、增值的可能性要大於包
  雖然二手市場上絕大部分的奢侈品都無法增值,但余俊傑也&&一些頂級奢侈品還是有賺頭的。他舉例説,某頂級奢侈品牌的包産量極為有限,不是顧客隨便看上哪個包都能立即入手,專櫃會根據會員優先原則讓顧客排隊預約,運氣好的話兩年之後才能拿到包,非會員就要等更久,在成都基本訂不到。“如果你有一個該品牌的經典款鱷魚皮包,只要有人看中了願意買,賣多貴都有可能。”
  “相對而言,珠寶、手錶的保值、增值的可能性要大於包。”李子良説,比如一些頂級腕錶在全球範圍內只限量發售20塊,這種表就很有投資價值。
  香港蘇富比鐘錶部資深專家顏楚紋&&,一些歷史悠久品牌的罕有表款和限量表款一般都有穩定增長;而富代表性的複雜功能的款式增值空間更大,比如某奢侈品牌的計時表款、某品牌的加大日期顯示表款等。2013年4月,蘇富比舉行的珍貴名錶拍賣會上,一台估價300萬至500萬港元的喜鵲聚寶鳥巢座枱鐘從250萬港元起拍,最後連佣金以1804萬港元成交。
  珠寶方面,香港蘇富比珠寶部副主管朱燕儀則告訴記者,“大小在3克拉或以上的白鑽,價格指標清晰,是較容易掌握的投資類別。”白鑽的品質有實驗室證書保證,價格指標清晰、市場透明,資訊流通且價格穩定,與彩色寶石或翡翠等相比,是新手較容易掌握的類別,但白鑽投資年期須在5至8年以上才較有可能獲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奢侈品漲價維持形象假飢餓真營銷 2014-01-13
奢侈品集團換新血,風格漸變 2013-12-23
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感覺寒意” 2013-12-20
被高估的奢侈品 2013-12-19
奢侈品中國動力:年入5萬新中産 2013-10-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