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基金收益居高不下 大規模擴容引發業界擔憂
2014-01-17   作者:記者 王原 楊溢仁/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跨過年關,與往年情況有所不同,當前貨幣基金收益率不降反升,開年首周更有近三成貨基收益超過了6%。
  分析人士指出,隨着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的持續承壓,貨基收益率還將維持高位。不過,規模“虛胖”,以及約定收益等欠規範現象,料為貨幣基金的火爆蒙上一層隱憂。

  貨基收益不降反升

  來自海通證券的最新數據顯示,新年首周,貨幣基金收益較好,凈值漲0.11%,對應年化收益為5.7%,而在此前一週,即2013年歲末,貨基整體凈值漲0.08%,對應年化收益為4%,上升了170個基點。
  據業內人士介紹,通常銀行在應付完年末的存貸比考核後,同業存款和協議存款的利率就會下降,貨幣基金的收益也將隨之回落。
  然而,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截至1月6日,在納入統計的161隻貨幣基金中,51隻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達到了6%以上,例如對接餘額寶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已連續一週收益超過6.5%。
  需指出,持續的高收益也帶來了貨幣基金整體規模的增長,有數據顯示,2013年底貨幣基金的整體規模為7475.92億元,相比2012年底的5722.40億元,增長超過了30%。
  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當前互聯網基金無疑貢獻了大部分增量。根據天弘基金官方數據,截至2013年12月31日,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規模達到1853億元,不僅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基金,更是國內首只達到千億規模的基金。對比2013年三季末668億元的管理規模,天弘基金2013年第四季度規模增長近2倍,共增長1275億元,規模增長率高達191%,借此,天弘基金也一躍成為僅次於華夏基金的第二大基金公司。
  “相比於傳統的貨幣基金,電商專享的貨基優勢更為明顯。”匯添富固定收益投資副總監曾剛解釋,由於客戶分散,平均每個賬戶只在幾千至數萬元之間,流動性管理的壓力急劇下降,為組合運作帶來了巨大的空間,因此從內在機制上,電商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將持續取得相對於傳統貨幣的優勢。

  資金依舊“奇貨可居”

  無疑,與貨幣基金收益率密切相關的是銀行間市場的資金面狀況,資金的緊缺直接推升利率,貨基收益由此連連攀升。
  春節臨近,市場將再次迎來月末加年末的考驗。鋻於短期資金面持續寬鬆及資金總量充足,周四央行逆回購繼續暫停。“過春節之前,多餘資金必然會被快速消耗到低位,短期資金面仍會再緊。”在申萬證券分析師屈慶看來,資金最寬裕的階段已經過去。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日前亦公開&&,“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加大了銀行的壓力,銀行必須以高利率與互聯網金融産品競爭,這會直接推高市場利率。”他預計,在利率市場化推進、投資需求上升和美國退出量化寬鬆等內外因素的“夾擊”下,未來的利率水平將呈現趨勢性上升。 

  超高收益或不可持續

  中信證券日前發布的報告認為,貨幣基金將在2-3年內從現有六、七千億的總規模邁向2.2萬億的新高度,如果達到相應的總規模,擁有足夠多的客戶基數,借助於互聯網的推動,電商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將成為重要的全社會的無風險收益率基準之一。
  基金業內人士同樣認為,貨幣基金跨年“瘋狂”主要是因為市場資金面緊張和互聯網金融的大勢所趨。
  但是在收益攀高、規模擴張背後貨幣基金又有多少水分?“一季度過後,規模縮水80%的貨幣基金並不鮮見。”海通證券基金分析師王廣國&&,由於年底基金公司大量衝規模,因此來年一季報中出現貨基大規模縮水是業內的普遍現象。
  此外,在互聯網與金融行業發生“化學反應”令貨基市場大變革的同時,也衍生出了很多欠規範的地方,比如作為本質上的基金産品卻對風險揭示甚少;百度、網易等互聯網巨頭與華夏基金等公司合作推出的互聯網基金産品都有“約定收益”的違規嫌疑。
  鋻於此,不少專家預計,2014年貨基市場將受到更多約束,兩位數的年收益或將不再。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未來餘額寶只和天弘合作 貨幣基金累計申購超1300億 2013-10-16
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3年年會在華盛頓舉行 2013-10-1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英國經濟增長預測 2013-10-09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准向希臘發放17億歐元救助貸款 2013-07-30
餘額寶示範效應 貨幣基金“觸網”須防流動性風險 2013-07-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