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4日,陳先生的愛人收到銀行短信通知,稱其尾號為1898的儲蓄卡於10:25發生POS消費交易,金額為11370元。陳先生隨即撥打招商銀行客服電話95555諮詢,客服稱其確實已消費。隨後,陳先生於上午11:00點在窯嶺支行打印出了交易明細,該筆資金是在“上高縣蘇華黃金珠寶行”消費,交易摘要為“銀聯消費”,陳先生隨即報警。
據陳先生回憶,該卡是2000年左右在招商銀行窯嶺支行辦理的儲蓄卡,使用期間一直未出現過任何問題。而此次在江西被盜刷一事,陳先生&&,當日自己跟家人都在長沙,儲蓄卡和身份證均未離身,而且密碼設置也比較複雜,也未向他人洩露過密碼,至於江西的上高縣,在發生此事之前壓根就沒聽過。
“近兩年內都沒去過江西,刷卡消費的場所都在長沙市內,北到東塘、南到奧特萊斯,”陳先生&&不理解,他開始懷疑是銀行對其個人信息保護不善。
1月7日,和訊網陪同陳先生來到位於長沙市五一大道的招商銀行長沙分行,該行辦公室負責人謝華興在接受和訊網採訪時説:“儲蓄卡在異地被盜刷,他們是第一次遇到。不過鋻於現在警方尚未有定論,一切説法在未證實之前,都是陳先生的一面之辭,不足以作為證據。銀行會在警方立案後積極協助調查此事。”他同時&&,儲蓄卡並非信用卡,保密性和安全性較高,即使不法分子複製了銀行卡,不知道密碼的話是不可能成功刷卡,銀行對這種有密碼的儲蓄客戶被盜刷是不會賠償的。
“招商銀行這是對客戶的極度不負責任,如果錢存在銀行隨時可能被人盜走,那我為什麼要存,既然存在銀行你就有責任保護,那我的錢不翼而飛難道只能自認倒楣嗎?”陳先生覺得銀行在推卸責任,不願意賠償他的損失。
長沙警方則對和訊網&&,該案長沙公安局將不予立案,理由是案發地不在長沙,必須要去案發地報警立案,長沙警方只能配合協助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