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貨幣基金大行其道,其資産規模創出歷史新高,助推行業規模穩中有升;而基金公司長期以來相對穩定的資産規模排名,也因為互聯網金融的攪局,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此前規模不足百億的天弘基金憑藉餘額寶的高人氣扶搖躍升至行業第2。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78家基金公司中超過一半公募資産規模徘徊在200億的榮枯線以下,生存壓力凸顯。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在不包含QDII基金的統計口徑下,2013年末公募基金資産管理規模達到28654.46億元;去年末,同樣剔除QDII基金,行業所管理資産規模則為27255.71億元,全年資管規模增加1398.7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增加規模中,貨幣基金首當其衝。統計顯示,2013年貨幣基金規模增加1755.81億元升至7478.22億元,創出歷史新高。其中,嵌入餘額寶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從5月成立之初的2億元激增至年末的1853.42億。
而在規模縮水的基金類別中,指數型基金縮減最巨,2013年資産管理規模下降634.41億至2873.43億元;一級債基和二級債基分別減少138.20億和101.18億。大盤的下跌和債市的羸弱,一方面使得基金凈值受挫,另一方面也使得贖回資金量上升,導致上述基金資産規模萎縮。
基金公司方面,與2012年末相比,2013年千億級基金公司再添新成員。
統計顯示,在剔除QDII基金口徑之後,華夏以2126.66億元的資産規模衛冕成功;借助餘額寶的高人氣,此前不到百億規模的天弘基金扶搖躍升至行業第2,資産規模高達1943.62。
目前,嘉實基金以1536.75億元的規模排名第3,翻看三季度末該公司QDII基金規模在100億左右,因此,即便算上QDII口徑,天弘依舊佔據行業第2排名。
此外,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中銀基金、廣發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和博時基金紛紛躋身千億俱樂部,在不包含QDII規模的背景下,2013年末的資産管理規模分別達到1440.07億、1333.21億、1214.18億、1154.63億、1084.95億和1028.41億。
在納入統計的78家基金公司中,有40家公司2013年末資産管理規模低於200億元(不含QDII基金),而200億通常被視為基金公司生存底線。
在這40家基金公司中,有15家公司公募規模低於15億,其中大部分為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由於品牌、資金、渠道的劣勢,其在公募業務方面發展相對緩慢。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的業態下,部分基金公司主動選擇重點發展非公業務,使得公募規模維持低位,一定程度上這也是小公司在公募生存壓力凸顯背景下的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