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基金推出10%年化收益産品
公司補貼近5%
2013-12-19   作者:高麗霞  來源:搜狐基金
分享到:
【字號

    年關臨近,貨幣市場的收益表現令投資者頗為動心,多家基金公司更是使出渾身解數,為旗下的貨幣基金宣傳造勢,年底規模“衝量”大戰早已硝煙瀰漫。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基金收益率更是節節攀升,昨日東方財富網更是聯合三家基金公司,推出了最高年化收益率達10%的理財産品。而有消息稱,新浪也將步其後塵,加入混戰。而事實上,不管是此前的“百發”,還是後來的數米,東方財富等推出的理財産品,其背後的本質均是貨幣基金,而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充其量不過5%,多出來的3至5個點的收益率基本上是靠公司補貼而來。

  互聯網基金祭出10%年化收益産品

  互聯網基金的收益率正在不斷刷出新高。昨日東方財富網聯合三家基金公司發起了歲末“搶錢大戰”活動,即登陸天天基金網手機端活期寶,購買指定貨幣基金,分別是易方達天天理財貨幣A、鵬華貨幣A和信誠貨幣A。基金不同,相應的活動總收益也不同,上述三款基金約定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10%、9%、9%。不過投資者均需持有指定貨幣基金30天后便可收穫紅包獎勵,每個證件賬號只有3萬元的限額。
  雖然目前正值資金價格高企的年末,貨幣基金收益率節節攀升,但仍然難以達到10%的高收益。“這個收益是確定的,你購買的時候點擊領取紅包,到時收益不夠的時候,我們是會補貼給你的。”東方財富網客服人員昨日對此稱。
  這和此前的百度百發8%的收益率,以及數米基金“超百八”最高8.8%,如出一轍,均是靠公司補貼保底。“百發”是通過百付寶“百寶箱”為投資者補貼收益至8%左右,其本質是華夏旗下一款貨幣基金,數米則是聯合農銀匯理貨幣基金,最高限額1萬元,同時每位用戶只有一次參與機會。
  而有消息稱,新浪也將攜手三家基金公司合作推出年化收益率高達10%的理財産品。顯然,互聯網基金補貼營銷已經蔚然成風。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各家公司通過補貼高收益率的營銷方式來擴大互聯網流量,短時間內可以把流量轉化為新增客戶,擴大了品牌效應,積累先發優勢才是真正目的。但這並不能掩蓋貨幣基金的本質,即貨幣基金並非毫無風險,2008年金融風暴時,貨幣基金亦出現過虧損的情況。
  與此同時,貨幣基金目前的高收益也並非常態,從以往的經驗來看,3%左右才是其常態水平。而到時,依靠補貼的高收益模式也將難以為繼。

  貨基創新使出最後砝碼

  臨近年末,基金公司也進入了衝規模的關鍵時刻。隨着近期市場利率的不斷上漲,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也是水漲船高,不少基金公司更是借此時機,在貨幣基金的創新上使出最後的砝碼。
  如鵬華基金近期瞄準互聯網支付,開通微信交易功能,即通過鵬華基金官方微信並綁定原有的基金賬號,即可辦理鵬華貨幣A的申購、贖回及T+0快速贖回等交易業務。當贖回資金在20萬以內時,可以實現資金立即到賬。通過微信,投資者還可以隨時查詢自己投資基金的最新凈值和基金資産,隨時了解自己的資産狀況。
  諾安基金則搶搭年末互聯網班車,昨日與獨立銷售機構增財基金合作推出“增財寶”。“增財寶”實質是購買諾安貨幣基金,和市面上其他“寶”最低充值1000元起不同,“增財寶”最低充值無限額,徹底實現用戶零散資金理財的訴求。同時,“增財寶”快速取現(T+0)單日單筆限額提升至100萬,這個額度的提升,可以滿足高凈值人群流動性管理的需要。據了解,雙方正在抓緊開發工資寶産品。
  而華寶添益在上周一開通T+0後,更是持續譜寫“成交神話”。上周華寶添益的日均成交額超過34億元,較實施T+0前一交易日放大了約12倍。上周五華寶添益以76億元的單日成交額,刷新上證50ETF在2009年7月創下的單日成交最高記錄,短短兩個交易日之後華寶添益再次刷新紀錄。即17日,華寶添益單日成交額達到了驚人的91.14億元,這也是史上單只交易型基金單日成交收入接近百億量級。
  鑫元貨幣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張明凱認為,受宏觀貨幣環境持續緊平衡以及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無風險利率高企影響,明年股債市不確定性都比較大,但貨幣基金仍有望繼續維持較高收益。他&&,未來活期存款理財基金化將是大勢所趨。“沉澱在各類渠道中的在途或沉默資金都有可能成為貨幣基金的資金來源,目前這一‘儲蓄搬家’的過程仍未結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多只互聯網基金搶發“12•18” 2013-12-18
互聯網基金高收益的背後:補貼式營銷營造假象 2013-12-17
證監會:互聯網基金銷售應循既有規範 2013-11-14
首只互聯網基金在支付寶上線 基金也能網上買了 2013-06-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