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新股開閘還有半個月之際,一批衝着新股的打新基金,已經吹響了集結號。
“申購新股歷史年化收益率超12%,100元購買門檻,加倍中簽率。”第三方銷售機構眾祿基金在網站首頁強調,基金是首只適合IPO新規的專注打新基金,將打新倉位由20%提高至95%。
還有很多基金公司正在設計類似産品。但在打新潮愈演愈烈之際,業內傳出監管層窗口指導的消息。
“我們今天下午接到監管層的反饋,近期上報的打新産品,需要調整打新策略,不能將全部資産用於打新。”上海老十家基金公司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後續申報的基金産品,在打新比例會有一些限制。
搶灘打新
臨近新股開閘還有半個月,但很多基金公司都在準備專門打新的産品,希望能搭乘IPO開閘的“頭班車”。
其中,進度最快的是國泰基金,國泰淘新靈活配置基金於18日發行。月底準備加入發行大軍的打新基金還有國投瑞銀上報的達新靈活配置、瑞新債券型基金以及國泰基金上報的濃新靈活配置。
上投摩根、廣發等一批基金公司正在籌備專門打新的産品。
“市場部和分支機構都反映打新股産品有市場需求,我們也着急想搞一隻。但究竟是設計成公募還是專戶産品,我們還沒有最後定。”華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産品總監介紹。
就連原本預定是二級市場投資的靈活配置型産品,也將打新作為重點策略。“我們這只産品就是專門做打新的,可以將95%的倉位用來打新。”深圳一家正在發行靈活配置産品的基金經理在渠道路演時&&。
緊急叫停
當基金公司紛紛將“打新”作為發行新産品噱頭時,業內流傳監管層對於基金設計專職打新産品的態度是“並不支持”。
“我們今天收到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説債基上報材料中不能出現打新兩字,宣傳材料不能提及打新兩字。”12月17日,上海一家資産規模靠前的基金公司人士透露,監管層不希望基金公司以“打新”作為噱頭,誤導投資者打新産品會有高收益。
上海另外兩家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確認收到類似的“窗口指導”。
“有部分公司近期上報了專門打新的産品,目前還沒有獲批,而監管層反饋的意見是需要調整打新的比例。”上海一家老十家基金公司人士透露,證監會要求近期已經上報的打新産品需要調整打新策略,不能將整只産品都用來打新股。
“打新比例稍微會有些限制,但究竟有多少比例可打新,目前並沒有明確説法。”這位老十家基金公司人士介紹,反饋意見中提到需要調整打新比例的是靈活配置型和債券型産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其它基金公司了解的信息是,未來不會有專門打新的産品。
“監管層的意見是淡化一級和二級市場的界限,比如債券基金不能説投資二級市場的比例和打新股的比例各自有多少,混合型基金同樣不能在産品合同界定投資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比例。”上海一家資産規模排在前十名基金公司産品經理介紹。
“沒有一級和二級市場的界限後,宣傳時不能説有多少比例用於打新,這意味着以後不會再有專門為打新設計的産品。”前述産品經理稱,監管層傳達的思路是淡化産品對打新的追逐,提前防範風險。
一位專注研究新股的資深研究員亦介紹,對於有些基金公司推出專門打新的産品,監管層並不支持。
“很多公司衝着過去打新高收益,增加專門打新的産品,但如今每只新股只有十幾家機構入圍,這類産品,最終能獲得多少收益是不確定的。”前述新股研究員認為,這類産品扎堆成立,可能面臨無法拿到新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