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有限公司12月11日宣布,其全資附屬機構——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已簽訂協議,向西班牙桑坦德銀行出售所持上海銀行8%的全部股權。
這是繼去年12月出售所持中國平安公司的全部股份之後,滙豐又一次出售其在中國內地所持金融機構的股權。但此項交易尚需監管機構批准,預計2014年上半年內完成。
上海銀行是中國第二大城市商業銀行,滙豐自2001年入股上海銀行,持有該行8%的股權,位列第二大股東。經過多年準備,上海銀行計劃擇機實現A+H兩地上市的目標仍未實現。近一年,不乏有滙豐出售上海銀行股權的傳聞。然而,隨着今年重慶銀行、徽商銀行於11月赴港上市,有傳聞稱上海銀行也將於年底上市。為何滙豐選擇在這個時間提前“割肉”?
對此,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此項交易是我們繼續執行集團策略的另一舉措。面對中國如此龐大和重要的市場,着重於核心業務對我們而言更為重要。今後,我們將優先發展在中國內地的自身業務以及我們與交通銀行的夥伴關係。”
滙豐所持上海銀行8%的股份,為2001年底以626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在2013年9月30日的資産負債表上,上海銀行被列為“可供出售資産”,公允值為36.29億港元(約4.68億美元)。
另據港媒報道,桑坦德銀行聲明:根據協議,將會聯同上海銀行,共同發展批發銀行業務。桑坦德銀行&&,今次收購,連同提供的戰略及技術合作成本,總代價為4.7億歐元,折合約50億港元(折合人民幣39億元)。
業內人士預計,即便滙豐未公布交易價格,但從對手方桑坦德銀行公布的50億港元來看,除去戰略及技術合作成本,成交價格應該在30億元與40億元之間,已經是2001年入股的6、7倍,出售上海銀行股份也為其帶來不錯財務收益。截止今年三季度,滙豐目前還持有國內中資行交通銀行18.7%的股權,為第三大股東。